第164章 春夜洛城闻笛(2 / 2)

嘲讽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

……

第一层有两重考核,第一重是百步箫音。屏风是分界点,过了箫音,抵达屏风处,便可暂时休息,准备应对第二重。

“这就是第二重……”

杨越看着屏风后,左边是十二排桌案,右边是一个傀儡。

“景洪告诉我,第二重分‘武考’和‘文考’,若选文考,便要考对众圣经典某一句,某一章的注释,理解。”

“武式就比较简单,击败傀儡即可。”

“那么,我该选哪个?”

杨越陷入了沉思,平心而论,他想选武式,毕竟是举人儒生,换算成武者,不过是合意而已,连先天都不是,他一个金丹修士,应付起来绰绰有余。

“但……”

他目光看向桌案,上面层层叠叠的宣纸、笔墨,流淌着古老的气息。让他有种看到昔日年月里,无数朝气蓬勃的士子,在此书写的一幕。

同是文化人,谁不想坐在那里考核一番呢?

“先文考吧,文考不行再武考。”

杨越迅速下了决定,三两步走向文考桌案,坐在第一排左侧。

哗!宣纸上浮现题目。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

啥意思?

杨越陷入了糊涂,前世虽然是985大学生,可他是理科生,文科只能说可以,算不上精通。

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所以天就等于民,天的听就是民的听,天的视就是民的视,听是听力,视是视力,噢,好像有点思路了……

“所以我该怎么阐述这个意思?是写议论文?如果写议论文,从那个角度写比较好?立论是什么?反驳什么?选哪种素材?”

杨越小声嘀咕,琢磨。

这时,梅秀夫妇绕过了屏风,强行走过了余下的六十步,两人均是汗流浃背,喘气万分。

看到杨越坐在文式上,两人神色不变,仿佛理所当然的样子。

“能写出鸣州诗词的人,肯定也通晓儒家经典,参加文试实属合情合理。”

但是,正在两人歇息时,杨越的宣纸突然自动焚烧了起来。

“文辞不通!”一声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响起。

一道清光落下,杨越毫无反抗之力被轰到屏风下,狼狈不堪。

“草,忘了用文言文。”

杨越忍不住骂,他按议论文的写法写,但是很多道理却用的是白话文,因为他真不太懂。

梅秀“???”

王清雅“???”

静默两秒后,梅大举人突然狂拍大腿,“噫,我懂了!我懂了!”

“他这人是属于诗才极好,文章却写的狗屁不通的人!”

梅秀哈哈大笑“专一诗词小道,罔顾众圣经典,主次不分,活该,活该!”

“怪不得不修儒道,反选修士,原来是这个原因。”王清雅看向杨越的眼神有些怜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