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撸起袖子加油干(2 / 2)

有活路,又不失做人的尊严。

“修城墙,清理城内垃圾,还好理解,但去北门外种麦,会不会被羌州军偷袭?另外,东冶以北还有十四个县城,他们也缺粮,我们要不要也分他们一点?”关猛发问道。

杨越沉默,思索后,道“羌州军不会偷袭,至于东冶以北十四个县城,先查查情况再说。”

他打算收拢东冶城的民心,再培养出一套以自己为首的领导班子,然后以点带面,辐射广宁郡北边十四县,最后成为广宁郡白巾军的实际领袖。

当下分两步走,第一将七万白巾兵收入麾下,第二将三万东冶对自己百姓死心塌地。

提高将士待遇,分发银子,这是拉拢白巾军。而以工代赈,这是拉拢百姓。

说白了,这叫团结大多数。

按这个路线走下去,终有一日,杨越会将大宣王朝各阶级的力量都团结到自己手上,包括贵族阶层、商人阶层、武者阶层、文人集团、武勋集团……等。

当这些力量全部归纳自身,到那时,自己便是天命所属,位面之子。昭明帝与绣衣使等人,再不能因为帝王气运而杀了他。

因为那时候,他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帝王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民心所指,大势所趋,当此之时,他的话就是法则,用文人的话说,这叫口含天宪。

除了冥冥之中的上天,谁还能杀他?

就问问,还有谁?

……

三日的时光,一眨而过。

这一天,北门外十里处。杨越一身短襟,粗布长裤,头发被葛布包着,用细长黄色木棍固定,整体穿着上就给人一种农家子弟的感觉。

但他英伟的气质,俊朗的样貌,魁梧的身材,白皙的皮肤,以及手臂上邪异的纹身,诸多种种,暴露了他不平凡的气质。

以至于哪怕在干农活,依旧许多百姓频频看向他。

“撸起袖子加油干!”

广袤田野里,无数口号此起彼伏。不仅是杨越在种地,城中大半干的动活的百姓,以及大量闲散的白巾杂兵,一并都过来种地了。

只因杨越有令只要种满一定数额的地,就能得十亩田,其后白巾政府只收十三税,并且不设其他杂税!

十三税即是十抽三,这年头,十抽五才是惯例,但加上其他杂税,就会达到恐怖的十八税,甚至十九税。

这意味着什么?一年到头所得,十分之八乃至十分之九都要上交!

而且剩下的,还有许许多多盘剥。

以至于这个世界哪怕灵气富足,即使没有杂交水稻都能亩产十石的情况下,依旧有很多百姓被逼的活不下去。

这也是白巾教兴起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