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监察院外的碑(2 / 3)

错了时代,所以你才死了。

对于这个传奇中的女子,他的便宜娘,范闲感到可惜,可叹。

这让他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段话,出自《十二国记的景王阳子的初敕》

我不喜欢被人礼拜,不喜欢人与人之间划出等级,不喜欢看不见对方的表情。

无论是被人叩拜,还是看到向我叩拜的人,都让我感到不快。

从今以后,礼典、祭典、及各种固定仪式、接待他国宾客的场合除外,废除伏礼,只行跪礼和立礼。

让别人低头,不这样确认自己的地位就不能安心的人的事我不管。

比起这些,我认为向别人低头时,被破坏的东西才是问题所在。

人啊…

真正感谢、尊敬对方时,会自然而然低下头,以适当的礼仪对待他人,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是否这麼做取决於个人的品性,并非比此更严重的问题。

“走吧!”马车短暂的停留后又缓缓离开,一路直回范府。

若若看着自己哥虽然表情平静,但却她却敏锐的察觉对方此时心情不怎么好,所以乖巧的坐在一边,不去打扰。

好一会儿回过神的范闲勉强朝妹妹一笑,怜惜的摸了摸对方的头发,“若若,我希望你能幸福。”

范若若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发此感概,但却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心意,只觉得鼻子发酸,“哥,我希望你也幸福。”范若若衷心的祝愿,想到哥哥突然被下旨赐婚,若若都觉得委曲。

在范若若心中,自己哥哥自然千好万好,什么样的女子都配得上,但那林家郡主却身体虚弱,长年缠绵病榻,虽然身份尊贵,但怎么能给哥哥幸福呢?

这次哥来京都她总觉得哥的心事颇多,却又从不见他说起。

范闲的行踪不是秘密,早已被各方探子传回自家主子处。

另一边,皇宫大内,一张纸正通过特定的渠道传送到那个大庆国内最尊贵男人手上。

如果范闲在这里一定会大吃一惊。那张纸上是他今天一天的行程,去了什么地方,说了什么话,见了什么人,连吃了什么菜都一一罗列。

特别是在看到那句‘颜色是沉重了点,应该添点绿色,这样在里面办公心情也会好些’时,男人脸上显过一抹追忆,似乎很多年前有人也说过相似的话。

几百里外,一个坐在轮椅上面色苍白的老人也看着同样一句话陷入沉思。

“小萍萍啊,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屋里多开点窗,亮一点,多栽点花花草草,看看绿色,即养眼,心情也会阳光一点。”

那个像仙女一样的女子已经离开十六年了,陈萍萍微微闭上眼睛,你的儿子长大了,长得很漂亮,很聪明。

回到范府就被告知,安居堂的匾和书局买的书都已经到了。

范闲把下人都赶走,搬来梯子,亲自动手装上牌匾,从此这里就是安居堂了。

自从早上把伺候的丫鬟全部赶走后,范闲就成了别人眼中的怪人,居然有大家公子不要丫鬟伺侯,喜欢自己动手,恶毒点的背后都议论果然是私生子,上不了台面。

范闲对这些到是不在意,反正没人敢到在面前胡说八道,如果真敢来,他也不介意让人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范闲不是不愿人伺侯,而是不想时时处在别人的监视中。就算那些人只是单纯的下人,他也不想自己一点隐私也没有。而且他情况复杂,需要背着人的事多了,时时被人盯着实在不方便。

所有购买的书都已经搬到了院子里,范闲自己一本本整理着,一边整理一边了解这个国度的文化。

等了解完科举科目后,范闲到是放下心来,庆国的科举在本以实事出发,并不像想像中的那样考些没文的八股文什么的。在这以农为本的时代,农桑、水利、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