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王珂的吻痕(3 / 5)

重回2003 雨雪紫冰辰 7377 字 2021-07-17

提到ihone11几乎就少不了“大果粒屏”的嘲讽,以至于使用者没觉得差,说“不影响体验”“看不出来差距”都要被各种嘲讽。

这就是“数据化”宣传的效果。

这种宣传策略有好有坏,好处不用说,发布会有噱头,宣传有卖点,可以吊打友商,吸引消费者掏腰包。

弊端也很明显拿到手之后,一对比就能发现真相,会持续降低信用值。

不过对于手机商场来说,手机卖出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宣传策略毫无疑问利大于弊,因此一直都在往下延续。

小米“一亿像素”,华为宣传拍照的“夜视仪”“望远镜”,包括苹果各种“不明觉厉”的技术名称,比如视网膜显示屏、超视网膜xdr显示屏、超瓷晶面板,也都是这个套路,只不过较于各安卓厂商要更委婉。

这是苹果的高明之处,但不是谁都有资格学的,需要积累和底蕴,三星与华为一直在模仿和追赶,也是众多安卓厂商之中仅有成功的两家。

房长安定下的策略就是创业学小米,发展学华为,而华为其实就是一直摸着三星苹果往前走,前期肯定要各种数据化吊打友商。

因此实际体验都是次要的,定好宣传卖点,往这方面狠狠堆料,至于不宣传的不重要的地方,自然能省就省,现实里面小米也一直是这样的策略,宣传什么就做什么,做了什么就要宣传什么,所以才有“要不我给你科普一下缺点”“我用才是成熟”的调侃与嘲讽。

比如手机马达,苹果早在16年发布的ihone7就把线性马达调教到了近乎巅峰的水准,但直到20年小米搭载线性马达,全网嘲讽荣耀“嗡嗡嗡”刷的到处都是,广大消费者才被科普这个线性马达有啥好处,即便在安卓手机里面,魅族也早两年就已经搭载了线性马达。

这与“刘诗诗带你品十核双茎头”“打飞机更快”“easynirl”“出轨”一样,都是小米在营销上被人鄙夷诟病的地方,但从宣传效果来说,他们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并且每一次都是,否则不会一边挨骂一边死不悔改商人是逐利的,肯定利大于弊才会去做。

作为“友商”,魅族也有“薄但也要持久”的跟风。

华为同样在营销方面有许多黑历史,“内存门”“疏油层”,到死都不回应,也没道歉,但悄悄给改了,并且做的更好;

还有各种“提前”宣传,鸿蒙的t发布可以说是为了战略威吓,其他诸如ate20发布会宣传,并引起轰动的3d建模,ate40都发布快一年了也没见到过,很明显就是拿来当噱头的,宣传完之后就装死;

此外还有单反照片冒充手机、拍照严重偏色……

从营销上来说,华为比小米强在没有低俗,并且研发能力世界顶级,产品力一直不断提升,格调也随之往上走,也就没有人死揪着这些不放。

小米不仅输在产品力更不上,且死不悔改,否则也没人会一直揪着过去的黑料不放。

不管哪家手机厂商,苹果也好华为也好小米也好,都是为了赚消费者的钱而存在的,也只有赚消费者的钱才能活下去,活得滋润,为产品买单才是正途,没道理跟着厂家的营销、利益去饭圈思维,护这个撕那个。

当然,这些道理房长安都明白,但真正行动的时候,还是会有区别,比如前世他脱离苹果全家桶加入华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华为是“自家”企业,并且还被打压,并且也在网上因此跟人争辩、对喷过。

重生之后,他要创业,进入手机领域,以前他不齿的那些手段,他也会一一用上,不论是雇水军,还是卖噱头,只要有用。

选择创业之后,不论有什么抱负,把手机卖出去,让消费者为自己的产品掏腰包,都是最主要的目标。

其次才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