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章 集市(2 / 3)

宋士 浮沉的命运 3622 字 2020-11-06

温和多了,处罚的也十分公正,众人都是信任这些士卒。

市面上稳定有序,地方又干净整洁,没有苛捐杂税,这买卖就更是兴旺了。有点小钱的,都喜欢买完东西以后,去馆子里面吃饭喝茶,一碗汤饼下去,又便宜又好吃,心里也暖和多了。

也有些地方有那说书人,讲着那王相公夜袭洛阳城,大战宣化门外的故事。说的人唾液横飞,听者更是如痴如醉。

买完东西,下了馆子,众人再买些喜欢的点心小吃回去,和家里的人分享,慢慢的这集市成了一处极其繁华之地,物品应有尽有,什么时候去都很方便。

集市上有一家汤饼店,刘兴平非常的喜欢。每次去,店主也不嫌他邋遢。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河东汤饼,颇有几分母亲亲手做的味道,每次都让他心酸。

集市上的这家“张氏米店”,是原来太原城的百年老店。“张氏米店”虽然已经成了一处废墟,可是忠义军恢复太原府,张家掌柜回来,重新恢复了旧业,城外城里又开起了米店。

“张氏米店”不仅有米,而且有油盐酱醋,价格那是相当的公道,作为土生土长的太原府人,刘兴平都去这家店里买东西,也算得上是这里的老主顾了。

有一日,刘兴平买了米粮,从“张家米店”出来,正当他艰难的扛着米袋,拿着油盐酱醋,往前行走时,迎面就碰到了正在集市上巡查的王相公一行人。

王相公个头高,人长得特别精神,特别是两排牙齿,既白又整齐。他冲着买东西的刘兴平一笑,刘兴平就觉得心里特别暖和。

王相公看他瘦弱不堪,背了那么多粮食和东西,就叫他的部下用自己的马帮刘兴平驮了回来。

一来二去,好几次,刘兴平都能碰上王相公,不是在集市上,就是在修城墙的工地上。有时候,王相公会叫他去修城墙的邓五那去坐一会。他也没有想到,他回来那天碰到的庄稼汉一样的邓五,竟然是建城的总管。

王相公会给他准备好喝的茶,摆一些瓜果,有时候还会留下他来吃饭,刘兴平从心底里觉得觉得这位王相公真是个好人。

这一日,刘兴平上工完毕,迟迟不肯离去。士卒催他的时候,正好王相公带着一群人出来巡查城墙的修筑进度。

看到王相公过来,刘兴平赶紧挥手打招呼,王相公挥挥手,士卒便把他放了过去。

王松看着阴霾密布的天空,随时会下雨,对周围人说道:“马宣赞,太子和张学士、李知府一行人已经出京,邓世雄带人去接一下,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赵谌、张叔夜一行人终于出宫。忠义社的兄弟们得到消息,随行的除了太原新人知府李若水,还有御史中丞秦桧、朝中武将新贵张俊等一般大臣。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没想到抗金大业刚刚取了一点成绩,朝中的这些魑魅魍魉,已经坐不住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果然是乱世之秋。

马扩应诺而去,王松对邓五言道:“邓五,要加快速度,一定要在封冻前筑好城墙。如今天气变冷,就只能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时候就太晚了。”

众人散去,王松拍了拍刘兴平的肩膀。

“刘兄弟,走,咱们到邓五那里去骗茶喝,顺便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

看到这个黑黑瘦瘦、乞丐一样的少年在寒风中发抖,王松一阵心酸。

他马上解下自己的披风,给刘兴平披上,大踏步向前而去。

刘兴平心里身上暖和,黝黑的脸上抽动几下,赶紧跟了上去。

十几岁的年纪,父亲死于金人,养尊处优的衙内,每天出来干活谋生。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却不偷不抢,凭自己力气吃饭,王松心底里喜欢这样自强不息的少年人。

想想那么多汉人,武艺高强,强壮有力,却狗一样,跟在番子的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