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特邀评论嘉宾(3 / 4)

冠军教父 林海听涛 4340 字 2021-02-19

埃里克森依然坚持让两个人同时首发?他看不出来问题吗?唐恩当然不会批评埃里克森傻,他批评地是这个瑞典人太纵容自己手下的大牌球星。

这是两种执教理念的直接冲突。 唐恩属于集体高于一切的类型。

在他的球队中只要有他这个主教练一个权威和明星就够了,球员都必须听他的,他绝对不会因为要迁就某个明星球员就作出牺牲自己战术的事情。

而埃里克森则属于比较纵容球星,依靠大牌球员决定比赛。 有点偏爱“明星效应”。

这样让他可以和球员们打成一片,在球员们心目中地位不低,在他屡次陷入和足总的不信任案中时,球员们都是站在他这边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种“爱戴”了吧。

但他和球员关系火热的代价就是牺牲了英格兰队在世界杯上的竞争力。

同巴拉圭的比赛,埃里克森的球队在法兰克福下午的烈日之下,踢得昏昏沉沉,毫无亮点。

“……我完看不到这场比赛英格兰获胜的希望在哪里,我甚至都不知道埃里克森想不想赢……他当然想赢了。

但是他不证明出来我就认为他不想赢……欧文伤愈复出,完没有状态,为什么要让他和鲁尼首发?克劳奇在这样的比赛中再合适不过了,我执教过高佬,我了解他地能力……瞧,我说得不错,埃里克森换人了,克劳奇上。

替下欧文……简单粗暴。 毫无技术含量……真抱歉,我想睡会儿觉。 进球了叫我……”

这就是唐恩在比赛中评述地摘录。

比赛踢得昏昏沉沉,巴拉圭没有什么有威胁的进攻,英格兰也没有,双方好像都不想采取更积极地方式取得进球,就这么在烈日下耗着。 观众们看的昏昏欲睡,乏味至极。

于是,当贝克汉姆用一脚招牌式的任意球将足球通过巴拉圭队张加马拉的头顶中转,送入球门时,唐恩终于在莫特森的吼声中“苏醒”过来。

“哟,球进了?还是乌龙球!真棒!埃里克森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

英格兰队凭借对手的乌龙球,艰难拿下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赛后,唐恩在给《诺丁汉晚邮报》以及中国《体坛周报》的赛后评论文章中花了很多篇幅来叙述他在比赛中发现的一件趣事――英格兰门将大卫罗宾逊大脚开球的时候直接将足球踢到了挂在球场中间上方的电视大屏幕上,差一点下不来了……

这件事情让唐恩当时在评论间中笑了很久,中场休息的时候还在给自己的两位搭档反复讲。

解说的时候他就开玩笑说很可惜足球最后还是落下来,他真希望看到足球不落下来,那样这场比赛便不会这么沉闷无聊了。

这场比赛初次入选英格兰并参加世界杯的乔治伍德一直在替补席和热身区域来回穿梭,并没有获得哪怕一分钟的出场时间。

这倒也正常,毕竟英格兰队现在中场囤积了太多的球星,杰拉德和兰帕德必须同时在场,加上队长贝克汉姆,乔科尔、哈格里夫斯……完没有了新兵伍德出场的空间。

这场比赛问题也不在中场防守,而在于组织进攻上。 伍德上去并不能帮助球队。 唐恩对此决定,倒没有怎么抨击埃里克森。 说明他并不是不顾一切泼脏水的人。

这场比赛的直播工作结束之后,bbc5台接到了很多观众的反馈电话,大部分都是批评唐恩评述比赛风格的。

他们认为唐恩根本不适合做一名评论嘉宾,因为他的话太富有攻击性了,带有很明显的个人感情,甚至有人怀疑唐恩是借着这种工作机会发泄私人怨恨。

唐恩对此的回应就是耸耸肩,他不想解释太多。

他是评论嘉宾,不是需要时刻保持客观中立的解说员,让他来不就是为了表达他的个人看法吗?别人或许怕得罪人,但托尼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