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府城郑家(3 / 4)

,看来是自家粉条受欢迎,连东家都来了。

“粉条?”那是什么?

“就上次我给你送去的,你没在家,我给嫂子了。”说起粉条,顾老三说话都带着底气。

“可能时间久了我忘了。”实际上焦氏看不上顾老三给的东西,早就将那二斤粉条给了姜妈妈,而此事更是没跟顾书生提过。

知道顾老三跟德运楼东家没有关系,顾书生失望的同时又有些小庆幸。长子顾思进到了进学的年纪,顾书生一心想给他找一位名师,却一直不得门路。乍一听闻老三认识德运楼的东家,顾书生是又惊又疑,难道老三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攀上了府城郑家?一路上他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十几年前他去府城参加乡试时就被同窗拉着去了德运楼,还在那里认识了一个郑家庶出的公子,当时他看同窗端茶倒水地伺候着那人,最后那郑家公子买了个官,也提携了那同窗一把,后来自己也想走些门路却偷鸡不成蚀把米,最终蹉跎了一生。

送走了二哥,顾老三欢喜地叫来李氏和顾安郎,把德运楼东家要见他们的消息说了,顾家三口一直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

次日一早顾老三便带着顾安郎又去了镇上,二人在德运楼后门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被叫了进去。

刘掌柜领着二人进了后院,隔着一个小池塘,远远地看到廊下一个身穿湖蓝色锦缎长袍,头上戴着玉冠的青年男子躺在躺椅上,男子大概三十多岁,面白无须,闭着眼睛,手里的折扇时不时地敲着手心,身旁的小几上放着一摞账本,身后一左一右地立着两个小厮,一个中年管事坐在小凳子上在汇报着什么。

三人又在院中站了一刻钟,那中年管事走后,小厮才叫了几人上前。

“大公子!”刘掌柜问了安,便站在一旁不说话了。

“粉条就是你们家做出来的?”郑熙呈闭着眼直接问道。

“是小的家里做出来的。”看着前呼后拥的富家公子,顾老三脸上堆着笑大着胆子上前答话。

“嗯,那东西本公子尝了,味道尚可,只是上不得台面,也亏你们费劲心思做出这些东西。”郑熙呈微眯着眼看着父子二人,不知如此唯唯诺诺的两人是怎么想出这个点子的。

“明礼!”郑熙呈对身后的小厮招招手,一个小厮捧着一个托盘,另一个小厮拿了小凳子摆在父子二人面前,托盘上放了笔墨纸砚和一个荷包。

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公子……”

不等顾老三说完,郑熙呈手里的扇子轻轻地在小几上敲了两下,又闭上了眼睛。

小厮明礼上前道,“我们公子乏了,你快把方子写出来拿着银子走人。”

听得自家的营生又被人惦记上了,父子二人具是心中惊恐。

“刘掌柜……”顾老三看向站立一旁一直不说话的刘更年。

刘掌柜也是心中诧异,只是东家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能阻挠的

看刘掌柜连眼皮都没抬一下,顾老三又将目光看向廊下的郑熙呈。

“十两银子,也省了你们费时又费力的辛苦,我劝二位还是快写吧。”明礼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这些乡下的泥腿子真是不识趣。

“小哥……我们……这法子……是我家婆娘想出来的,东西也是她做的,要不我回家去问问再写吧。”顾老三也一时决定不了,只得想法拖延。

“公子!”明礼回头请示郑熙呈。

“派个人跟他一起回去。”郑熙呈几不可闻的声音传来。

明礼指了院子里一个跑腿的小厮跟着顾家的驴车回了柳树坡。

看着多了一个人跟着一起回来,李氏满是疑惑还没问出口,就被顾老三拉进了屋里。

“这怎么能行呢?我们自己做一个月都能挣一两银子!”李氏气愤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