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修筑三受降城(2 / 3)

同时在人工费用方面也要比中原腹地低不少,十五万贯足够把一座防御城堡修筑起来,还能支撑大军操练好几个月的时间。

第二天上午,胜州刺史王本立从州兵之中抽调的两千骑兵和五千套骑兵装备、马匹就全部到位了,这两千人还每人携带了五天的粮食,不仅有装备,他们还带了锯子、斧头、绳索等一系列的工具。

陶大勇带着四十名老兵接手了他们,他按照苏扬的吩咐和要求组织这两千人搭建临时营地。

张仁愿被苏扬留在临时营地内接收各商贾豪绅们带人送来的钱财,一笔一笔进行登记入库,发放回执。

苏扬此时正带着郭知运等十几个护卫随从在黄河北岸勘察地形,他们在一处山岗上停下,苏扬骑在马背上手搭凉棚向北方弯曲,地平线的尽头似乎有一座烽燧。

他拿出地图看了看,地图上显示这一带有一座烽燧,名叫绥远烽,他对郭知运等人说“那应该就是绥远烽,这里正好处在绥远烽的南边,又紧邻黄河,而绥远烽又卡在这里与阴山之间,我们只要在这里修筑城堡,就能阻挡北蛮人去单于都护府、胜州和朔州的通道!”

说完,苏扬带着众人骑马向前,在一大片高地上跑马圈地,以木桩为标记,圈下来一片空地,城堡将将在这里。

一个斥候小队长带着几个手下打马飞奔而来,他们在苏扬等人面前停下,斥候小队长向苏扬禀报“将军,属下等询问了附近的牧民,北蛮人十次有七次都是从这里攻打单于都护府或南下攻打朔州、代州的!”

苏扬点点头,说道“所以说很显而易见,这里是一处交通要道,我朝在阴山山脉东部的几处关隘都防守得比较严实,北蛮人轻易无法越过阴山东段各处隘口,但却能够绕道从这里过去,只要我们在这里修筑一座大型城堡,北蛮人就无法轻易进攻河东北部地区了!”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苏扬把建造大型城堡的地盘圈起来做了标记,只等民夫们一到就可以开工,至于从胜州抽调的两千骑兵,他们要进行训练提高战斗力,而且还要负责警戒事宜,无法参加筑城。

两天之内,王本立许诺的三千民夫陆续到期,张仁愿带人在胜州城采买了大量的铁锹、锄头、箩筐、扁担、挑绳、木料,组织民夫们在圈定的大片高地上筑城。

营帐内,桌子上铺着城池的平面图,这是苏扬花了一夜的时间画出来的,充分利用了高地地形,这个城池的面积不是很大,其实就是一个城堡,最多驻扎一万人马,一千人也可以放手。

城池西南方向三十余里就是黄河,东边紧邻金河,因此不需要担心缺水的问题,而且这里地势高,北蛮人若要攻打,以骑兵进攻就是佯攻,更加不利,伤亡会比步兵进攻更大,而且北蛮人不会打造攻城器械,死伤会更惨重。

“将军,这城池怎么看上去是一个五角星?建成方形不好么?五角星行需要防守的兵力更多,这有何用意吗?”张仁愿问。

苏扬道“你只看到了防守需要更多的兵力,但敌人进攻也需要更多的兵力,而且你看每一个角的城墙可以面对面协同防守,我射杀你城墙脚下的敌兵,你射杀我城墙脚下的敌兵,敌人若进攻,将无处可藏,无论他怎么进攻,后背都会暴露在我方弓箭手射程之内!而且,就算他们撤退时都有很长时间处在我放弓箭射程之内!”

张仁愿一看,手指比划着,他不由道“还真是这样啊!”

“将军,这城建成之后叫何名?”

苏扬一愣,拉过地图看了看,除了这座城池,他至少还要在河外地区修建两座大型城堡才能堵住北蛮大军南下的必经通道,想了想说“汉朝时为了抵御匈奴人修建了受降城,不过汉朝的受降城距离河套平原太远,早已废弃多年,如今我朝又修建城池抵御北蛮,此地又处在黄河以东,不如就叫东受降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