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削减宗禄(3 / 4)

皇明天子 吾谁与归 4518 字 2020-10-06

首说道“大明会典卷三十八,廪禄一,亲王、郡王、镇国辅国奉国将军、镇国辅国奉国中尉、公主驸马、郡主及仪宾、县主及仪宾、郡君及仪宾、乡君及仪宾,玉牒宗支共计二十三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踰三十四年又有六十万余位。”

“此时大明领宗禄,共计两百余万人,宗禄总俸,按制宗禄年越五千九百六十七万三千四百四十三石七斗六升三合。”

将近六千万石米的供奉,是毕自严这几个月来,核算出的总数。当然不是实际派发,折银、折钞都是手段之一,但是实际数字,依旧是大得惊人。

朱由检看着奏疏,这就是贫穷的大明朝吗?

他朱由检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大明朝居然还有余力,养这两百万的猪!

“削藩吧,万岁。”毕自严毕恭毕敬的跪下,匍匐在地上说道“天下宗室百万计,国朝有难,而无一人援。”

毕自严说的是天启五年时候,大明边事紧张,天启皇帝下诏书,让天下宗室纳捐,结果到最后,连发文传令的驿卒的俸禄都付不起,这就是毕自严口中的国朝有难,而无一人援。

当然,后来崇祯年间,朱由检边事紧张,让勋戚纳捐,周婉言的父亲周奎,拿出一万两银子,结果他家里最后被李自成搜刮了百万两出来,这也是国朝有难,无一人为援的典型案例。

“削减宗室开支的话,从哪方面下手?”朱由检狠下心来,决定削减宗室开支。

有本事再跳出个燕王靖难来!

但凡是明末这世道,能跳出个燕王那样的人物出来,只要能打到京城!

朱由检绝对不会像朱允炆那样溜之大吉,直接留下禅让诏书,跑到长安门前跪在地上,奉上圣旨,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迎接新帝登基。

等到万事妥帖,歪脖树一挂,心满意足的死去,也不用新帝费心费力满世界找,不用新帝想办法收拾他,他自己主动让贤,主动去死。

问题是,大明朝,眼下有吗?

朱由检想到了他那四位叔叔,除了养娼妓一流,其他的本事实在是太辣眼睛了。

“仪宾。”毕自严自顾自的说着,忽然猛地抬起头来,有些不太相信的看着皇帝,这可是削的朱家子弟呀,为什么万岁爷下决心这么快,比清汰还要快上几分。

“那毕尚书去办吧。”朱由检点头,从仪宾开始削减开支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大明这两百万头猪,有玉牒宗支的,只有二十三万七千余位。

也就是说,大明养的这两百万头猪,只有二十三万姓朱,其余的都是攀附宗室的寄生虫。

大明宗室不事生产,皇帝也不让他们做什么事,担心再闹出靖难的乱子来,吃了睡,睡了吃,可不就是猪吗?

所以攀附宗室的多数都是些艺伎、伶人、奴仆等。

比如福王就养着三千伎伶人,比大明皇帝三宫的一皇后、两贵人可气派多了。

但是朱由检总是怀疑他这位福王叔叔,能玩的过来吗?

从仪宾下手,的确是个不错的方向,你王府到底养不养这群人,大明皇帝不管,但是大明皇帝下诏,不再供养仪宾门客了。

地方官对此一定会配合。

执行大明皇帝的命令,的确是投献。那违背皇命,和皇帝对着干,奉养这群不事生产的宗室,他们就不是投献了吗?

大明户部对于削减宗室开支,始终有一种执念,从弘治开始,户部每年都会盘查一次宗室玉牒宗支,对这群猪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心里有数。

之前是皇帝一直卡着不肯削减,或者良性改革,朝臣们也没办法,但凡是皇帝开了口,这削减自有我大明明公们跟进!

压根不用你皇帝操心流程,因为已经预演了近两百年。

“还有什么法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