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李亨继大统 二将出朔方(下)(1 / 6)

……

在长安,除了边令诚之外,陈希烈、张垍等数十位曾经享受着大唐高官厚禄,平日里满口“忠孝仁义”的勋贵大臣们都战战兢兢地跪伏在叛军面前,卑微的乞求活命。

在洛阳,一个没有什么官职,也从未学过什么孔孟之道的乐工雷海清,依据自己朴素的判断和信念,用他微不足道的力量对凶残的暴君挥出了奋力的一击,然后无声的死去。

这种颇有讽刺意味的对比,会不会让人意识到,这世间的强大和弱小,高贵和卑微,也并不总是如平日里看上去的那样容易分辩?或者说,加持了某种信念的弱小会转化为强大,具备了某种精神的卑微也会蜕变为高贵。强者在鄙视弱者之前,是否应先衡量一下自己的强大?高贵的人在嘲讽卑微的人的时候,是否应先审视一下自身的卑微?

洛阳的血在流!

它的“新主人”安禄山住进了抢来的皇宫!

长安的火在烧!

它的“旧主人”李隆基逃进了剑南道的成都!

临行之前,他将自己带来的四千龙武军兵士拨给了太子李亨一半,又慰勉了李亨和将士们几句,这父子二人才洒泪而别。

李亨知道,自己手中只有这区区两千余人,简直就像一只冒险从猎人身边窜过的野兔,随时面临被捕杀的危险。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逃!”

只有逃,才有生存的机会;只有逃到朔方,才能重振旗鼓。

他一刻也不停的逃!

要泅渡渭水,逃!

没有马的人也只能被丢弃在渭水南岸……;

到了奉天,逃!

全队人发疯般一日一夜逃出三百余里——这是驿卒传递加急军报的速度……;

抵达新平,还是要逃!

与此同时,他身边人也在不断的逃亡……;

抵达安定,继续逃!

逃!逃!逃!

一直逃过彭原,一直逃到平凉,身边追随的兵士只剩下了百人,除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以及贴身內侍李辅国之外,还有他的侧室——已经怀了九个月身孕的张良娣——这个女人硬是挺着即将临盆的大肚子,生生地一路跟到了平凉!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女人,才能让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李亨在一路上多少还能有点“温暖”的感觉。

天知道这个女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什么做的!

而且每到夜晚,当这一支又已逃窜了几乎一整天队伍停下来歇息的时候,即便是最忠心、最强壮的卫士也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往往还不等下马就已经在马背上打起了鼾声,就更别说什么瞭哨警戒了……,张良娣却总是挺着大肚子挡在李亨的身前,等李亨躺下了,她才会半躺着睡在他的身边。

李亨苦笑道“良娣,你怀着孤的骨肉,还是睡在里侧吧!到底是暖和些。再说,如果真有贼人来了,你一个妇人怎抵挡得了?”

张良娣看着他,柔声道“殿下,如果真有贼寇来了,我们娘儿俩就替您先挡一刀,多少能争取一点时间,殿下不要管我们,可立即从臣妾身后逃走。”

言罢,她微笑着低下头,轻轻抚摸着高高隆起的腹部,似乎在与腹中的胎儿说话般轻声道“你说是不是?宝儿……”

李亨已经泪如雨下。

……

经历了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李亨终于抵达了朔方节度府的住节地——号称“塞上江南”的灵武。

三天之后,他在灵武的城楼上举行了登基仪式。

似乎是与那场简易的登基仪式相匹配,大唐新的年号被定为“至德”。《易》曰:“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不管怎样,大唐的天宝纪年终于走完了它十四年半的历程,也不管李隆基愿意不愿意,至德元年在他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