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为女性同胞出声(1 / 2)

夫人对我说 八半 2167 字 2020-11-16

终于在大家伙异样的眼光下,杨夏完成了这道工序,因为杨夏不会包,所以杨夏是拿模具去印的那个,而卫子阳就包成一个包子形状,然后拿给杨夏去印。

杨夏做事认识,一下子,一个号好看的花印就出来了她看着自己的这个成果很开心。卫子阳看着杨夏开心的样子,他自己也觉得他很开心。

印好这个之后,便将那些成品放在蒸笼里面,然后就等蒸好出炉了。

杨夏在外面看着,她们那些人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很好奇,卫子阳是怎么认识他们的。

“你是怎么知道有这个地方的?”杨夏问身旁站着的卫子阳。

“一次出去外面视察,就看到了,当时这个村落还是一个未开发出来的贫困村,后来政府给了一个政策,她们现在才发展的这么好。”卫子阳说

“其实就有鼓励妇女工作,还有发扬他们的手艺,这种粿在城市里面没有看到,同时它也是从古时传承下来的,所以也就开发出来这条路。”卫子阳说。

“不得不说,你很有眼光。”杨夏赞赏,独具慧眼,要不是看得出来这里有潜力,也许卫子阳就不会开发这里了。

“谢谢夸奖。”卫子阳反着说杨夏失笑。

“其实她们也在这其中找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也算是改变了他们这个村里面所根深蒂固的东西。”卫子阳说。

杨夏倒是疑惑,其实不怪她,她一直在国外,留在江城时间短,还不了解江城这边的农村事情。

“这里,未开发之前,他们村里面一直有个思想,那就是女人都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她们接受最多的思想就是,要在家里面相夫教子,一些有钱的人家,就会把女儿送去学校读书,但是一些穷人家就不会去理会女儿,让他们在家里面帮忙,同样的,她们也就学会从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卫子阳说着。

“还会有这样的事情。”杨夏也是感叹,她好像都没有怎么见过这样事情发生。

“所以,她们都将她们禁锢在了这个地方。”卫子阳说。

“还记得刚才有一个妇女说她女儿上大学吗?”卫子阳问。

“嗯。”杨夏点点头,表示知道。

“她们家里面,父亲因为生产线发生意外去世了,是做母亲的带着孩子长大,同时,她也很开明,说女孩子读点书比较好,所以不顾村里人的目光,将女儿送入学校读书,同时,她女儿也没有让她母亲失望,考上了市里面的大学。”卫子阳说。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农村妇女的一个觉醒,当时我就在想,如果经济发达了,或许他们会改变这个思想,那要怎么样才可以经济发达起来,后来反复观察,利用这边的地形,做了一个规划,同时一个重要的就是。”卫子阳看着杨夏,他不急着说出来后面的点,杨夏倒是期待卫子阳会说什么。

“这个做粿的手艺,她们是民间艺术人,利用她们自身的手艺,去推动村里面的发展,这个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地位,打破他们根深蒂固的以为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的思想。”卫子阳说。

“我在国外的时候,就见过一个国家,她们那边女人没有地位,推崇男子主义,当时我就在想,其实男子跟女子都是同样的地位,她们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杨夏说。

“就好比,男人替不了女人生孩子女人也有着替不了男人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世界才会多姿多彩。”杨夏说出她自己的理解。

“我跟着师父的时候,跟一个患者接触过,她是一名家庭主妇,每天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起来做早餐,做午餐,伺候家里人,打扫卫生,然后就是晚饭,最后就家务,她们可以干的事情就是这样。”杨夏回忆。

“即使她怀孕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事情,并没有因为有孩子而特殊待遇,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