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有人敲门(2 / 4)

明在东屋贴着炕沿儿摆了一个高高的货架,把它当作一个隔断,把炕和屋地间壁成了两个空间货架前面陈列东西,后面的炕当仓库。

货架上整整齐齐地分类摆放着毛毯、线毯、墙单、被单、褥单、枕巾、门帘、袜子;毛线、缝衣针线;雪花膏、头油、胭脂、梳子、镜子;暖水瓶、洗脸盆、毛巾、手绢、洗衣粉、肥皂;小孩的裤子、袜子、鞋。

西屋和东屋一样,也在地上放了一个货架,货架前面放着钳子、扳子、螺丝刀、锤子、斧子、钉子;水靴子、黄胶鞋、白线手套、蓝布套袖、手电筒;镰刀、锄头;渔网、麻绳、草绳之类的东西;货架后面的炕上则堆放着一些筐、扁担、铁丝。

灶间进门处横着摆了一个玻璃柜台,柜台后面的地上堆放着一大堆大缸、小缸,大桶、小桶;洗衣盆、搓衣板;小饭桌;柜台里边摆着锅碗瓢盆、菜刀、菜板;茶杯、茶壶。

整个店铺的东西几乎都是“用”的,只有一样是“吃”的,那就是在进门的柜台上并排摆着三个坛子。坛子上都盖着密封盖儿,上面分别写着“高丽给牡契”、“高丽辣椒酱”、“高丽鱼仔酱”。

自从刘学明的父亲去世,韩灿宇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以后,他们俩为纺织厂和被服厂的食堂辣白菜的事就中断了。

刘学明对这件事一直难以释怀,他总觉得这个损失是因为他造成的。所以,他在自己的“利民日杂”里破例摆放了三个与“日杂”毫不相干的酱菜坛子,为玄卓善在这里设了一个高丽风味系列小菜的“专柜”。

刘学明的小店从开始准备到最后开张,足足有一个学期的时间。这段时间正是韩灿宇冲刺的阶段,他为了能考上县重点中学,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学习,没为刘学明做什么事情,他感觉非常对不起刘学明。

那天,韩灿宇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给了刘学明,刘学明说“我不能用你的钱,你还得念高中呢。”

韩灿宇说“朋友有通财之义,算我借你的,你赚了钱再还我。”

“要是赚不着钱呢?”刘学明说“做买卖都有风险。”

韩灿宇调侃地说“刘学明同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还没上战场呢,怎么知道一定不能打胜仗呢?小同志,对自己要有信心,党和人民是相信你的!”

刘学明想了一下,说“行,钱我拿着,算你入股,赚的钱有你一份,行不行?。”

韩灿宇笑着打了他一拳,说“那我不成了中国的‘巴菲特’了吗?好啊,当然好!小同志,你可要好好地干,这可是韩灿宇同志的第一次投资。”

刘学明没有笑,表情庄重地说“你好好考试,好好念你的高中,把我的那份也念出来。”

韩灿宇收敛了自己的笑容,他和刘学明拥抱了一下,低声说“嗯!”

韩灿宇到县里考试的这几天,玄卓善跟医院请了假,她把抗美和必胜托给了许阿支妈妮,带着韩好一跟韩灿宇一起来到了县城,住在离考试地点县一中很近的一个旅馆里。

考试的那天早上,玄卓善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她把从家里带来的一盆打糕顶上头上,一个人静悄悄地出了门,来到县一中的大门口。

玄卓善把盆里的打糕拿出来,贴在校门旁边的墙上,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着“韩灿宇”的名字。

往考场贴打糕是朝鲜族的一个习惯,是借“打糕”与“打高”的谐音,祈求自己的孩子考试能够打高分,金榜题名。

1954年的春节,韩灿宇是在等待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中度过的,他每天都用自行车载着韩好一往学校跑一趟,问有没有他的信件,生怕因为过年而耽误了通知。

快开学的时候,韩灿宇终于盼来了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是校长亲自送到他家的,韩灿宇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