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一心救汉吕公明(2 / 3)

但荀彧看吕煜却是更加顺眼了。

“文若欲追随韩馥,想必也知晓天下大势为何?”

事实胜于雄辩。

在将来,荀彧会明白他说的话是对的。

但现在吕煜可不是要荀彧以后明白,他现在就要说服荀彧。

便通过这天下大势来点醒荀彧。

现在有这么一个无主大才出现在自己面前,吕煜要说不想将他招入账下,那是不可能的。

更不用说若是得到一个荀彧,可不仅仅是得到一个荀彧那么简单。

荀彧善于举荐人才,起初举荐了戏志才,戏志才死后又举荐了郭嘉。

此外,还举荐了荀攸、钟繇、陈群、杜畿、司马懿等人,都是当时名士。

得一个荀彧,差不多将贤才的大片江山都打下来了。

虽然他现在身处低位,声名也不显,但现在不争取一下,可不是吕煜的性格。

况且,就算得之不到,在荀彧心中也留下深刻印象。

届时他投奔袁绍,心灰意冷之下,说不定转而投奔的不是曹老板,而是他吕煜。

“董卓乱朝,必不长久。”

荀彧在长安,可是明明白白的看清这董卓的为人。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董卓入朝以来,做过的不义之事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是故我等在外聚兵以勤王,必可胜出。”

吕煜轻轻点头。

“董卓必不长久,你我皆有此共识,然而敢问文若,关东群雄啸聚,可破董卓乎?”

“岂是不能?”

荀彧虽然是儒君子,但一见到要争辩这天下大势的东西,也是争得脸红脖子粗。

但好看的人就是好看,连生气了都是好看的。

“袁本初何许人也?袁公路何许人也?曹孟德何许人也?韩冀州何许人也?他们或许会聚兵讨董,然而岂能一心乎?董卓虽然不得民心,但他手下西凉悍卒各个勇猛,吕布、郭祀、李榷、华雄、牛辅等人,少有能敌,岂易战胜?”

“有拳拳报国之心,有不畏死之勇,何愁董卓不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忠于陛下者甚众,然而欲乱世夺鼎者不计胜数,自刺史改州牧之后,州牧太守哪个不是拥兵自重?文若在洛阳,得到的消息怕不比在下少。”

吕煜这番话说出来,便是荀彧也是沉默下来了。

吕煜知晓,他快要说动荀彧了。

“况且即便董卓被除,能如何?”

“董卓被除,自然要复我汉室威仪,广施仁政,百姓安居乐业,我大汉未尝不可中兴也。”

吕煜轻轻摇头。

“那讨董之人如何安置?”

“高官侯爵奉之。”

吕煜步步紧逼。

“若文若有兵卒,可轻易掌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至亿民人之上,文若作何选择?”

“自然”

荀彧原本说自然是还权与陛下的。

但他仔细一想,便觉得此事定然不能成。

有勤王之功,加上手中有兵权,那么这些勤王之人岂会甘心?

天下忠汉者有之,但在权力的诱惑下又有几人能忍得住诱惑?

荀彧扪心自问,即便是他想要放权,手下军士可答应?

威高震主,陛下成年之后,岂还会留你?

是故荀彧变得不再愤怒,变得愈发沉默了。

“况自殇帝以来,七十余年换了八个皇帝,平均一个皇帝在位的时间不超过十年。宦官当朝,党锢之祸,卖官鬻爵,鲜卑作乱,乌桓祸起,黄巾之乱,再到如今的董卓乱政,我大汉四百年基业,如今已近暮年,若非烈药医治,难去顽疾。”

吕煜缓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文若所言之讨董义士,何尝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