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抗旨(一更)(3 / 4)

是锦衣卫先挑衅了九皇叔,九皇叔只是有自保。

九皇叔返京才短短不到五个月,可是父皇已经下错了一步又一步的棋,看在那些武将眼里,就是父皇对九皇叔的一再打压,那些武将们早已经有所不满了。

有道是,唇亡齿寒。

九皇叔为大齐立下如此不世战功,还要遭天子如此打压,更何况其他人了,让这些武将如何再为大齐去厮杀疆场,这不是寒了武将的心吗?!

顾南谨抬眼去看皇帝的脸色,见皇帝面沉如水,心里叹了口气,率先问那小内侍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那小内侍本来正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闻言,赶紧回道“云校尉半个时辰前从宸王府去了玄甲营,一到大营,就号令玄甲军整兵,三万人马集结在演武场,那架势不像练兵,更像是……像是……”

小内侍说不下去,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他后面没说的两个字是——

逼宫。

御书房内的气氛更加僵硬,也更加冷凝了。

皇帝气息紊乱,一手扶着御案,喘着粗气,此时此刻,他的喘息声是那么浓重,那么急促。

“顾、玦。”皇帝咬牙切齿地念着顾玦的名字,恨不得将顾玦千刀万剐,骂道,“他是不是要造反?!”

孔副指挥使还是垂着头,浑身上下的中衣都湿透了,好像从水里被捞起来似的。

宸王要是真的造反,那么他们锦衣卫就是那个由头,肯定是免不了被皇帝迁怒,被朝臣们唾骂,弄不好,那就是一颗弃子啊。

顾南谨也是头大如斗,心里暗叹都到了这个时候了,父皇都没搞清楚这件事的轻重。

顾南谨深吸一口气,心神稍定,提议道“父皇,还是把陆指挥使他们招回来吧……”

顿了一下后,他又道“请父皇允许儿臣去见九皇叔。”

知父莫若子,顾南谨对于皇帝的好面子再了解不过了,皇帝是肯定拉不下脸,所以顾南谨只能自己去向顾玦赔罪。

皇帝的眉头皱得更紧,又坐了下去,硬声道“朕倒要看看顾玦是不是真敢造反!”

皇帝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语气看着强硬,心里是慌的。

有些事他嘴上虽然不承认,但是心里如何不知道,顾玦十五岁从军,掌控兵权多年,在军中积威甚重,朝中的武将大半是向着他。

当初,顾玦回京时不肯交出兵权,文官对其多有唾弃,可是武将之中几乎无人发声,显然都是支持顾玦留着北地军的军权。

“父皇……”

顾南谨又要劝,可他越劝,皇帝的心里就越是憋着一口气。

这口气憋在他心口已经太久太久了……

皇帝的气息更急促了,过去与现在的回忆交错着在记忆中闪现。

顾玦从小就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这一点在他十岁以后更是显著,先帝夸他,太傅赞他,朝臣们说到九皇子也都是赞不绝口,反倒是他这个太子变成了老成持重,仿佛他除了比顾玦年长几岁就没什么出挑的。

再后来,十五岁的顾玦去了北地,他还以为从此可以摆脱这个样样比他出挑的皇弟,可是短短两年,顾玦为北地军立下汗马功劳的捷报就传到了京城,之后,顾玦更是屡建奇功,屡战屡胜,打得赤狄人节节败退。

宸王顾玦之名,名动天下。

他不止一次地听人不乏唏嘘地说道“可惜了!”

“要是宸王再早出生几年……”

就算他们的话没再说下去,皇帝也能猜到他们的未尽之言。

他们都觉得顾玦比他更适合当太子,更适合成为大齐未来的天子。

皇帝的心里自是不服的。顾玦是会读书,是会打仗,但不意味着他会治国!像他这种不知礼数、狂妄自大的人要真登上了帝位,不过是一个无道暴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