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胆大才能发财(2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3386 字 2022-07-18

来增长见识的。

而他的叔叔,在得知大顺参战的消息后,就确定,东印度公司要完,只要抓住机会,以后整个十三州的茶叶生意,都有可能由他们家族接手。

作为波士顿的首富,凭借着过硬的政界商界的关系,托马斯·汉考克成为和荷兰掮客寻找的第一个对象。

如果非要说他们家族到底是怎么起家的,其实很好类比,有点类似于大明的陕晋开中法商人,或者晋商。

拿到军队的后勤补给的经营权后,很快就发达起来。主要就是靠着给军队后勤,拿到了第一桶金。

这些年他更是凭借战争,大发了一笔。

随着英法之间开战,那些居住在阿卡迪亚的法国人,成为了英国的心腹之患。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英国夺取了阿卡迪亚。

但当地的法国人,依旧信天主教,并且拒绝在效忠书上签字。

随着战争爆发,英国选择全面驱逐这些阿卡迪亚的法国人。

历史上被称作“大驱逐”。

也算是“集中营”这个概念的鼻祖,整个过程中大约12000名阿卡迪亚人死在集中营或者强迫迁徙的途中。

大量阿卡迪亚人的子女,通通被强迫离开父母,被送往不同的家庭寄养,或者送往教会学校。

一些法国人被淹死或者饿死在船上,因为禁止下船。

而在战争一开始,毕竟英国和法国打了这么多年。任谁也没想到,这一次普鲁士能这么强、法国能这么拉胯,所以因为担心事后麻烦,很多承包迁徙这些阿卡迪亚人的公司,还是比较小心的。

但是,托马斯·汉考克,和当时的合作伙伴奴隶贩子阿普索普,经过冷静地分析后,认为这一次战争没那么容易结束。

尤其是分析了皮特在之前詹金斯耳朵战争中的强硬态度后,确信这一次英法之间不会是小打小闹。

这两人不愧是能混成波士顿首富的,这政治嗅觉和做大买卖的意识,实在有眼光。

在别的船主一艘船只能装百十人的时候,他们一艘船装三四百人,两个人合伙包了个大单子,大赚一笔。

有良心,在这个年代,是不太可能赚到大钱的。

而有胆量,且敢于把人当成畜生,才有可能在这个时代赚大钱。

史学家说,汉考克以奴隶船的方式,供大量预期的被驱逐者使用,将阿卡迪亚人运送到英国当局可能选择将他们送往的任何地方……

这正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其余船主一艘船装百十人,根本不怎么挣钱。

而他们两个,以十八艘船,按照运送奴隶的方式,成为在阿卡迪亚大驱逐中最赚钱的两人。

既然两人能接这样的生意,并且从事和晋商差不多的帮着军队办后勤的行当,理所当然,两人和英国政府的关系都很密切。

密切归密切,但该做的买卖一样也不落。

老汉考克的公司,除了帮着军队办后勤外,明面上公司经营朗姆酒,鲸油和鱼类,建造船只,进口书籍和奢侈品。

但实际上,公司真正的大头收入,是走私法国和西班牙糖蜜、荷兰或者瑞典的茶叶、纸张、帆布等。历史上是如此。

当然,此时他们的走私货品中,不可避免地要加上茶叶纸张等产地棉布、金属制品、黄铜、瓷器等。

33年的《糖蜜法》,对老汉考克的公司,基本没啥影响。

他只需要每年给海关那边支付6000两白银的包年孝敬,33年的糖蜜法对他基本没啥影响。一年6000两银子而已,之前大顺去日本长崎买铜的那些商人,每年给长崎奉行的年供,哪个没有个千两?

而63年的《糖蜜法》,最终导致汉考克家族转向武装反英,原因倒不是糖法本身。因为糖法本身,把33年的糖法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