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二章 工业革命(九)(3 / 4)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205 字 2022-02-09

归乡人旁边空出来的那张吊床,也就住进来一个人。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操着一口稍微有点古怪的胶辽官话。

简短的交流之后,这人自称自己姓赵,山东省登州府人士,跟随商船往朝鲜做生意。结果遇到了海难,幸好得这艘船搭救。

再多聊下去,这个自称姓赵的便不说话,看样子不是太想说话,归乡人也就没再多问。

唯独听着这个人也姓赵,心想这倒也是缘分,因为他也姓赵,名叫立本,很寻常的一个盐工的名字。

想着这人显然是个商人,又是登州府那边的人。

虽说萍水相逢是个缘分,而同姓虽然也是缘分但姓赵的人多了去了,两个人日后也没见面的机会了。对面又是个闷葫芦,几句话憋不出来个屁,看起来也不愿意和人说话,也没什么可聊的。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安装最新版。

只当是自己归乡途中遇到的一件小事,顺手为之,日后各走各的路,谁也不认得谁。

他此时自是想不到,不久之后他回到家乡寻找弟弟老婆孩子的时候,与这个人还会再次相遇,甚至还要同行好一段时间。

直到那时候,他才知道,这个人其实并不姓赵,甚至不是大顺人氏。

而是朝鲜国的人,姓权,叫权哲身。

这个人在原本历史上,也算是朝鲜国族历史中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甚至可以说,后续韩国的基督教泛滥、士大夫阶层拒绝西学、基督教在半岛底层全面发展开来,都和他有一定的关系。

这倒不是说他是个多虔诚的基督徒,恰恰相反,他是个正宗儒学弟子、两班贵族、朝鲜国开实学先河的李瀷李星湖的关门弟子。

星湖学派左派的核心人物——星湖左派着眼的是朝鲜因为商品经济发展而旧制度瓦解、土地兼并民不聊生的农村,但实在找不到路了,最终走向了“以耶补儒”,希望重建道德建设道德天国三代之治的路。

他们尝试过改革和救亡图存,尝试过破朱子而立新学,但结果却是真的找不到路了,最终在以耶补儒的过程中反被同化——路是有的,破而后立,砸碎旧的一切,立起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才能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再把世界的,包装成传统的;最后世界的,才会是民族的——比如普遍适用的科学原理,正因为是世界的,所以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打上思想钢印,被认为那是西方民族的。

但显然,大顺作为文化母国和文明母国,有这个机会,比如引领普遍适用的工业时代物质基础的新文化,然后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因为那本身就是世界的但却是民族引领的。

比如刘钰搞盐政改革的如皋之会,其原因就是刘钰觉得物质基础已经开始铺开了,上层建筑要跟进。因为江苏改革之后的经济基础,很快就会把全世界都卷进这个新的体系之中,一切都会以江苏不断发展的工业化为模板,而以这个模板搞出来的上层建筑,才能是民族的、并且是世界的。

然而朝鲜显然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而也正是因为权哲身这群星湖激进派,儒学底子过于好,又是李星湖的关门弟子聪慧绝伦,可经济基础又不可能让他脱离时代的局限性。

所以他搞的以耶补儒、反朱子理学、以及才学甚高名声甚响亮,传播甚广。

这就直接给了党争严重的政敌一个白送的打击借口。

政治斗争嘛,难道真在乎信仰传播?在政敌看来,基督教不可怕,怕的是借用这个口子,搞儒学改革,最终掌握话语权而掌权,那才可怕。权哲身等人跳的这么高,简直就是白送的机会,直接导致了朝鲜的实学改革断绝、西学传播毁灭。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禁天主教,但最终结局却是基督教没被禁绝疯狂蔓延;但实学科学全部被灭的原因——政敌在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