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高音歌曲(求订阅!!)(3 / 4)

郑谦看去。

只见郑谦面带笑容,还原地做起了伸展动作,一点都不像是缺氧的样子。

大家都是一脸惊奇,难道郑谦以前来过青藏?

这时候有人反应过来了,“谦哥是专业歌手,而且是专业歌手中的,人家是唱高音的,据说能在水下憋气十几分钟,我们能跟他比吗?”

见导演陈鹏默然,有人立即猛吸了一口氧气瓶。

这下把陈鹏给气的,上气不接下气,旋即,大脸盘子瞬间憋得通红,“氧气瓶!给我氧气瓶!”

“……”

所有人都无语了。

还说别人呢?

大家只是觉得呼吸不太顺畅,可你丫第一个起高原反应!

等陈鹏休息了一会儿,恢复过来后,还是坚持节省氧气瓶,毕竟大家来来去去都是车接车送,不会大动作跑来跑去,没必要浪费氧气瓶。

毕竟一个便携式的氧气瓶高达两百块,刚下飞机就这么用,那等开始拍摄工作后,岂不是直接用光了?

毛妙蕊倒没怎么节省,她以前来过青藏,知道自己有高原反应,所以这一次抵达时,背包里几乎全部都是便携式氧气瓶,而且用管子插在了鼻孔,此刻完全没有呼吸困难的状况。

大家争论了一会儿后,便走出了机场大厅,乘坐当地政府派来的大巴车,前往招待所。

没有太多的寒暄,大家在这里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在铁路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众人乘坐大巴车,前往今年刚修好的青藏铁路线。

导演陈鹏在这里采集风景,郑谦配合着入境,说一些央视准备好的宣传口播,整条宣传片据说大概只有十分钟左右,但却拍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只是宣传片的一部分。

接下来,众人又前往海拔4800多米的那木错湖、海拔4700米的那曲和海拔4500米的当雄左尕村,由于高原反应,再加上春季天寒地冻,所以拍摄工作进行的异常艰苦。

到了这个时候,摄制组基本上人手一个氧气瓶,没办法,不用的话,走两步就喘,工作效率太低了。

经过了整整一天时间段拍摄,在当地政府、苦命、铁路工人的大力合作之下,郑谦终于完成了青藏铁路宣传片的拍摄。

回去的路上,郑谦坐在大巴车中,听着当地的乡亲们对于这条青藏铁路修到家门口的喜悦,感觉这一次来到青藏,还是有一些心灵上的收获的。

他转过头,看向天边浓密的云雾。

无边的大地和湛蓝的天空,以及振翅飞翔的雄鹰,以及如巨龙般一望无际的铁路,郑谦忽然感觉到一阵悸动。

想到了!

他想到了!

有一首歌非常贴切,甚至贴切到郑谦浑身发麻,感觉似乎冥冥中有人在指引自己来到这里。

就是为了写下这首歌曲!

“天路!”

郑谦脱口而出。

旁边正在笑着交谈、讨论青藏铁路的导演张鹏以及当地的居民,被郑谦这一道声音惊住了,都是纷纷回过头,露出讶然的目光。

陈鹏第一个问道“天路?”

他顺着郑谦的目光看想窗外的风景,那雄鹰飞掠而去,掠过雪域高原的时候,仿佛披着道道的霞光,璀璨夺目。

而在地面上,一条条铁路横亘在远方,如同巨龙,翻山越岭。

这一幕,让陈鹏震撼住了。

一心沉迷工作,却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这样的风景!

其他人也回过神来,琢磨着天路这两个字。

一时间,整个车厢忽然静谧下来。

当地的居民就更不用说了,一脸的疑惑,对于窗外的风景,他们看了数十年,早已习以为常,却不曾想,这样的风景,对于从来没有抵达此处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天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