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1章 刘备与孙权的应对(1 / 3)

从长坂坡开始 秋来2 2553 字 2020-11-12

刘备清楚关平方才话里的意思。

如今荆楚讲武堂的学生不足两千,堪堪一校。

诸葛亮已经教导了一阵八阵的演练。

此去交州,一路上,行军、移营、侦查、通信、保护粮草,以及对敌接战。

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而且还能检验一番。

对于这些士卒,刘备根本就没有担心他们的战力。

本就是立下功勋的士卒,个个皆是精锐,现在又经过集训,进入交州,就好比杀鸡用牛刀。

不过狮子搏兔,还要进全力!

此去交州解决争端,正好也可以看一看士燮的态度。

万一孙权也同样派兵进入交州,到底要看看士燮要如何选择?

关平对于交州也是很在意的,不在于地盘,而主要在于人口。

交州几乎被士家所把控,成为最强大的势力。

他们享有世代做官,免除徭役的政治、经济特权。

大姓通过控制乡里的宗族,保证了对乡里的控制,从而使势力渗透道州郡县。

当地人充当州郡僚属已经是惯例了,朝廷只任命刺史、太守、县令,本地重要的僚属任命优先权皆是属于世家大族。

但每个郡县的世家大族数量皆是不多,故而有实权的吏官,皆是由当地几家大姓盘根错节的把控,形成世袭。

关平甚至还听过一首童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就是州郡的吏员下发的命令,让百姓执行起来如同霹雳一般迅猛,可是若是执行天子的诏书,那就只配挂在墙上,并不会执行。

大姓操纵的州郡文书在地方上远超过皇帝诏书的权威。

交州不仅打破了这一常规,士家子弟不在出任幕僚,而是直接出任一方太守了。

可这关平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交州的人口以及一些特产,还有经济水平。

如今战乱频发,主要经济来源并不是土地,而是劳动力!

人口锐减,大批无主的土地出现,就像襄阳与江陵一带,逃跑了很多人口。

大量土地被荒废,就算是军屯,也有些耕种不过来。

如今两汉的主要经济问题并不是土地兼并,而是各个政权与豪强大族之间,对于人口的争夺。

经济格局也变化了,中原和关中经济遭到了战争的打击后崩溃,不再独踞经济中心地位。

新兴南方经济开始与北方争雄!

至于政治和文化方面,宦官与外戚全都倒台了,只剩下权臣。

再加上儒学在战乱当中无所作为,独尊儒术的地位被打破。

道、法诸家开始活跃起来,只是可惜最终玄学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这也是诸葛亮相信关平嘴里的那个师傅,就是这种人。

但交州因为没有经历战乱,反倒成为儒学的落脚点。

士燮也利用自身的优势,大肆发展儒学,让一些经学博士,纷纷前往交州来避难。

同样的这也不是无用之功,士燮意在通过塑造名士操作朝廷的选举,为自家谋取更多的福利。

朝廷选拔官吏,以乡间品评为根据,大姓拥有名士,其政治影响力会远远超出所在的地方势力。

因此成为冠族,而没有名士的豪强,即使宗族力量较为强势,如李乾、李通、许褚等,只能算是强宗。

因为名士是入仕和取得政治权利的捷径,冠族都保持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家中藏书以及心得皆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慢慢传承下来的。

在教育这一方面,他们有着天然的优势。

向汝南袁家,通过经学入仕,获取高官,造成累世公卿的局面。

袁家专攻《易》学,从袁安开始,家族四世做三公的有五人,他们开始招收弟子,门生,征辟掾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