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淮南东路(2 / 3)

宋疆 青叶7 4976 字 2021-02-26

宋朝除了钱多,就属山贼匪寇为多了。”

燕倾城无语的白了叶青一眼,像是埋怨叶青的话语煞风景,而后才无奈的叹口气道“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反朝廷的起义如今还是很多,时不时就能在临安城听到,哪里哪里又有人反朝廷了,朝廷又抽调哪个屯路大军过去镇压了,然后没两个月就班师回朝了,然后又有哪个地方反朝廷了,如此反复着就没有停歇过。”

“你们当然体会不到为何百姓会造反了,商贾在大宋朝不比前朝那么低微……。”叶青摇头说了一半,只见不远处几个文人士子在那里交头接耳,时不时的望向自己这个方向。

叶青自然是不会自我良好的以为是在看自己,身边站着这么一个貌若天仙的女子,文人士子没有第一时间凑上来,已经算是够克制的了。

叶青没理会不远处那几个年轻的文人士子,而后继续说道“说出来你可能都不相信,秦桧死后,临安城内不论是官员还是豪门,都称秦家如今是家道式微,但即便是如此,去年一年收租米就达十万斛。清河坊因张俊而闻名,他在世时,家中每年岁收租米可达六十万斛。这还不算是最多的,淮东豪强张拐子,岁收七十万……!”

“那你这次北上,不会是朝廷要对那张拐子下手吧?”燕倾城看着叶青眼中一闪而过的寒光,有些不安的小声问道。

“当然不是,跟我又没有关系。何况……过了长江之后,在淮水跟长江之间的疆域,到底谁说了算还不知道呢,我没事儿触那个霉头做什么。”叶青两手揣在袖子里,老实人模样儿道。

“但咱们可是从扬州下船改走陆路啊。扬州、楚州、泗州、真州、海洲、通州、滁州可都是属淮南东路,而且……。”燕倾城撇了撇嘴,有些不满的说道“确实是如你所说,只要过了长江,进入淮南东路,特别是扬州后,不论是哪里的商贾,只要是从泗州过来的,水陆两路,都有淮南东路的各种赋税,也难怪百姓要反了。”

叶青笑了笑不说话,看着那几个年轻的文人士子,商量了一阵后,整理了下衣衫,看样子要向自己这边走了过来。

于是直接扭过头面对着江水,思绪却不由自主的翻飞着,南宋……看似一个富裕到极致的朝代,特别是在后世被粉饰了以后,完成为了一个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太平盛世。

不论是张俊还是秦桧死后,当那些原本被他们兼并的土地被朝廷收回后,并没有成为朝廷的官田,而是辗转一圈后,不知不觉的又回到了朝中权贵的手里。

人们都很喜欢说南宋富裕,经济比例占世界多少多少,却不知道,南宋的重税,可是远远超过北宋以及前朝的。

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甚至是一些离临安城稍远一些的地方,就如同长江以北、淮水以南的淮南东路,增设的地方性赋税,就完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户人家能够承受的。

而这些赋税之所以还能够被朝廷默认、接纳,最为重要的就是,他们打着供应军费的名义,来封堵长江以南的那帮官老爷,以及赵构与当今圣上的嘴。

任谁都知道赵构怕死、怕丢了江山,扬州等地在南宋初期也曾被金人侵占,一度过江打到建康等一带,而所谓的镇江,便自然是成了长江以南的军事要镇。

而与镇江隔江相望的扬州等地,身为长江天险前的第一道防止金人南下的防线,自然是更被赵构跟朝廷看重。

因此,淮南东路的官场,完可以放开了手脚、巧立名目,设置数目繁多的各种赋税,来中饱私囊,从而还能让朝廷对于他们无话可说。

但整个南宋显然并非是只有淮南东路一路如此,其他路虽然不敢像淮南东路这般明目张胆,但各种赋税自然也是小不了,纵观南北两宋,农民起义恐怕也是最多的吧?

如果平常百姓能够吃饱穿暖,而且不用愁赋税的话,谁会没事儿搞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