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想 强扭的料账合一(下)(2 / 2)

情舟记 谁解沉舟 2818 字 2020-07-10

份报表也只有存量,没有了本期入库量和本期出库量,明显就是受到只看重存量的思想在统治。

这样忽视过程的料账,就体现不出我在“掌心黑洞”一文中提到的那件事比如10万泰后珠碗在ht后入库,一周之后发现包装袋是装过碱性物质的,严重生锈。于是相关单位同意之后,又退库重新振动,等于是同一大批料,在相同的两个工序中多了轮一进一出。1999年做周报表和月报表的时候,这期间的这一品号130036就显示出多出了十万也多入了十万的量。但在只看结存量的表单中,只算合同余量的资料中,根本就看不出来。

过程的重要,只从物管的料账中,所反应的还只是局部,到了资财部那种全局性的料账中,更加重要。

料账合一就是为了得出损益看重过程,才能得出真实的损益。

公司那么庞大的账务团队,算来算去,算获利,还不就是在算损益?

为了算损益,我们却在长期地用调账的方式来蒙蔽损益,这是多么矛盾的做法。

现行的料账合一思想,就是恐惧料账之间的差异,总是想方设法去摆平。

我们绞尽脑汁,费心费力,所做的那么多事情,就是通过调账的方式,以假乱真,用虚假的数量来掩盖真实的损益,也就是把真实的损益,推进调账的大坑里,用空账掩盖起来。

料账合一的最大敌人,就是各种各样的调账。

大盘点是最大的调账。

大盘点的调账,对于一家公司来说,犹如大赦天下的恩典,绝对不能轻易动用。一家皇朝都要等到新皇登基才能动用一次,一般的公司是一年一次,多的也才两次而已,我司却高达5次在上,两年相加过十次!

大盘点,是恩赐,还是助长邪气!

所以沉舟总是说,大盘点越多,料账差异就越大,原因就在这里大盘点令积存量在强扭之下与实物接近,但调账大批大量大额,令本期出库和本期入库,与本期产出的过程对比都不真实。

干不透的料账外衣还有,凌驾在一切之上的所谓成本重计,不经过一点点料的实体,直接让账目跑来跑去,跑过之后,就以被搅和过的乱账为准,这有多莫名,有多大负面影响,谁还在把关?

不多说了,越多说越乱头绪。

总说起起来,料账合一,是账面上的运行,与物料实际流动面上的比照是否是一致的,这是两个面之间的对比,只有像一个在镜子前,一个在镜子里,一动一静都完全一致,才是我理解的料账合一。

而只看存量的做法,就是只对比了一个点,点与面相差有多大,我们对料账合一理解的偏差就有多大。

总结一句吧

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本来干爽的料账外衣,浸透了调账的水分来穿在身上当工作服用,所以那么累!所以总是不对!

越真实越简单,越真实越好做,把假的水分都挤干,不管用什么单别,尽量别调账,把料账的差异暴露出来,清清爽爽,还损益的本来面目,大家都好做,才是沉舟认识到的料账合一。

后语别太顾虑限度内的料账差异对生管采购有多大的负面影响,他们都是照单操作的,除非提出书面资料,他们是不会主动跟据账面存量来备料的。

让差异真实地彰显出来,做成损益表,再定期地寻求正规的解决之道,虽然还是会调账,但账是紧贴物料走的,性质已经不同了,而且额度是可以用百分比限制的,不会那么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