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想 精华烟云(1 / 2)

情舟记 谁解沉舟 1782 字 2020-07-10

一人出头是鸟,无人出头会吵?那该怎么着?提醒物管将从组织架构开始换新,人力上也会有所调整。求新并不是力求不同,而是力求更好。并不是新的就是最好的,新的是力求更好。同样新的管理谋求的是更高的预期,不能给新的管理过高的预期,不能去指责一下子没有解决所有问题,给新生力量一个成长期。新旧交替可能有段阵痛期,但痛不能乱。树大有枯枝,修剪是必须,但请留住我们的根,把以往好的方面,还有强劲生命力的东西传承下去,这才是汰旧立新。

附记将仓库搬进心里建仓库要有一定的空间,而且还能储物。我们的内心是第五维空间,心又怎么不能容物呢?心比所有的仓库都广阔,心如海洋,有容乃大。没有物料在其中,大也是白大。身为一名物管人员,我为什么不能在心房里辟出一角做仓库?为什么不能将仓库搬进心里?将仓库搬进心里,它不仅仅是将仓库里的物料储进记忆而方便运作。它还可以进行更简便的收发作业,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和收储的过程,不仅大大节省我们的第四空间,还能在现实中压缩我们的三维空间,达到省力增效快捷的目的。将仓库搬进心里,当然必要的记忆是其前提,我就已经熟记了数千个品号及他们大部分的下料数、换算率、定容定量数,理清了它们的流通转换方式,熟知了它们的存放位置。到了这样的程度,面对林林总总的物料,一眼看去,就能看出其数量大概是多少,能够再用多久,最迟在何时就该补进来,只有到了这样的熟悉度,才敢谈到把已仓库搬进了心里去。将仓库从三维空间扩展进第四、五维空间,就是搬进心里。这是我自己有意识的创举,不会去勉强别人,但谁若能感兴趣,我愿意分享出自己的心得和笔记。我认为,在内心之中,只要能建立起(收-储-发)的关系,心中的物品能依此运作,就是在内心之中,进行着仓库管理。将仓库搬进心里,在心中操作,心到结果就到,快捷无比。就是因为已经将仓库搬进了心里,当我半夜突发疾病,几乎瘫痪在床上,只有双掌能动时,却还可以摸索着连夜赶写出那份令人“感动得流泪的请假条”!那是全凭记忆中的库存,将数十种物料和它们紧急处理意见安排得井井有条。心中要不是库存着这些料,怎么能随时都做得到?比较现实中的三维仓库更加便利的,是心里的仓库,它不仅能储物,还能储存人和事,以及其它更虚拟的信息和数据,所以心里的仓库内存更加丰富,库容也就更加庞大。它的特点之一就是物料不一定要进入三维的仓库,但其流通的程序必须要能从账面上反映出来。比如将冲床、中管等制程的物料计量填上入库单,不必收入制一仓库,就近移转给花鼓组;制二也一样,锻造出来的半成品只做账面移转,不必再建立一个制二仓库;托外回来的料,有现场急需的,也不必拉入仓库中上架入位,品检合格后,立即发给现场生产用,这也是一种仓库作业。它的特点就是宛如从我们的思维上去运作完成我们在三维现实中能节省下来的程序,两者相互补充,使仓库作业圆满完成。在事实上,制一仓库的物料现在已经有一半以上是在这样运作的,只是我们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也没有去形成别家公司都没有过的文字将之固化成自己独有的文字。唉,有没有这一步,就是传世精华与一时烟云的区别,比从三维仓库到五维仓库间的距离还要远上无数。这一方面,对公司,我沉舟言语无数,便纵有万语千言,都还只是五维仓库中的一堆呆滞物,这不是我个人的贪图,而是公司不觉悟其中的区处。如果连将仓库搬进心里的想法都没有过,要是连这种概念都还没有形成,如何去搬?如果没有运作的模式,搬进心里干什么?制一仓库一半以上的物料只跑账,不再从实际上将所有入了账的物料从第一栋和第三栋的一楼,拉进第一栋二楼的仓库,又从二楼的仓库拉到第二栋一楼的现场去用,现实中少去了的这些过程,与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