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心中的良知(1 / 2)

杜家嫡女,是如同花朵上的晨露一般晶莹的姑娘,却在最美好的年华里葬身火海。曾经她们那样要好,是远亲亦是挚友,她的死是她心中抹不平的伤。桦绱忍着泪,带着浓重鼻音说“证物存于商行,的确是我取走的。”

陆珣郢霍然抬头,惊愕的低声喊“公主。公主就不怕深陷危难之中吗?”

明知有人暗中跟踪,公主又何必跟他道破,隔墙有耳。

桦绱垂下眼睫,苦涩的一笑“危难?我更怕揣着悔恨自责平安的活着。”

桦绱起身走到陆珣郢身前,居高临下的质问“陆大人,就算我没有去追查,仅凭我的经历以及身边之人的遭遇,你敢肯定令尊他无罪吗?古人常云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陆珣郢灰白了脸,神情也渐渐僵硬,眼睛甚至不敢直视桦绱的眸,心中道不出的愧疚。他撩袍跪地,就像请罪一般,高大的身影也变得萧索,宽阔的脊背无力的弯了下去。

后面的事他听说过,三家女眷好不容易熬到了出狱,却在离京之后,在长安郊外的村庄染了恶疾病故,竟无一人生还。

桦绱在赌,赌陆珣郢心中的良知和最起码的正义!

桦绱转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大街上人来人往,问“为何来此?”

陆珣郢“孙京如来找微臣,臣怀疑有异,怕他会对公主不利。”

桦绱未收回远眺的目光“大人已经决定要不徇私情,大义灭亲了吗?”

陆珣郢依旧跪在那里,揖手说“微臣身为袁州军司马一职,职责便是保护公主及袁州百姓安危,先臣后子。”

桦绱缓缓转身,盯着他问“不为难吗?”

“为难,可是置之不理或助纣为虐,更为难。”他良心不安。

陆珣郢小心问了句“臣听县令与卫兵说公主与泾王遭到刺杀。那泾王他——”

桦绱感觉心好似被人紧紧攥了把,痛的她白了脸。她哽咽又隐忍的回答“是。”

“公主,臣失礼,冒昧问一句,是怎么断定那些黑衣人是家父派的人。”他知晓他在垂死挣扎,祈求希冀是公主误会了。

桦绱回身,轻轻擦了把聚在下巴上的泪珠,语气平静又冷肃“你们陆府院子不小,仆从也众多,你能认出全部下人吗?”

陆珣郢“名字也许对不上,但是是面熟的。”

桦绱任眼泪流淌,已经无法擦干净,水眸一片幽冷,问“那你就没有怀疑过,府中有时进进出出的仆从为何面生还凶相?”

他见过,也问过,但父亲又怎么会如实相告,寻个理由搪塞他。

陆大人再也无力替父亲辩解,望着窗边过分消瘦的倩影,眼中闪过一丝怜惜,提醒道“公主,孙京如跟着微臣过来了。”

桦绱“来做什么?”

陆珣郢斟酌措辞“说要取走证物,还说——”

桦绱唇边涌现一抹嘲讽的笑“是想来盗取证物?还是阻拦吾去长安。”

陆珣郢轻轻一叹气,答“都是。”

桦绱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只不过眼中冷意正浓,道“陆大人信吗?”

陆珣郢“不信。”

桦绱“我也不信。李乾成死了,替我挡了一刀,本该死的人是我。所以,他们绝对不是只来阻拦,那样客气。”

俄顷,陆珣郢想起一事“孙京如提过‘廖家已经派人赶去洪州,他家二老爷是洪州军司马。’”

“”桦绱点头浅笑,这样隆重,才像陆大人的手笔。又问“他还说过什么?”

陆珣郢轻侧头细想,睫毛飞快的眨动两下,说“昨日,他问过臣,是否觉得齐大人眼熟。”

还问了齐大人的喜好,以为孙京如有意结交,可刚刚在席上的表现,让他又觉得不像。

齐大人擢升京官,而孙京如又不在长安,怎么会见过他?一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