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阳里阴元质不刚(2 / 3)

人。”

大一点的道童连忙捂住小道童的嘴巴,然后目光四处看了看,最后带着一丝讨好地道:“我这不也是馋么?行行行,这样吧,我今天去把玄坛上的供品多拿一些,到时候分你一半。”

“我都要!”小道童硬气地说道。

大道童一怔,随后一咬牙,“好!要就要!”

小道童这才安分下来,然后他好奇的问道:“你为什么每天都只拿玄坛上的供品,不去拿三清神像前的供品呢?”

大道童揽住小道童的肩膀,低声道:“你傻啊,两位真人每天都要去三清殿传法,拿了供品一眼就能看出来。只有玄坛那里的供品每隔七天两位真人才去换一次,拿了也没关系,就说是老鼠偷吃的不就好了?”

小道童恍然大悟,崇拜地说道:“你真聪明,只是我一直不太明白,玄坛那里供奉的是哪位神仙啊?”

大道童挠了挠头,道:“听他们说好像是大贤良师。”

小道童顿时垂涎欲滴,两眼发光的说道:“大馅粮食,难怪你每天都要去那里偷吃,大馅粮食是不是比馒头还好吃?”

“”

--

杨幼真一进入皇宫,就看到四处已经戒严,随后宫门前的御道之上顿时出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文武百官们一路小跑着,满头大汗的来到宫门前,只有几位年迈走不动路的官员,在后面催促着轿夫走快一点。

这时,宫城上出现了一个佝偻的身影,只见老寺人领着一众随从站在城楼之上,对着下方喊道:“陛下有旨,传百官觐见。”

‘吱呜’巨大的宫门被巡城武士打开,文武百官们立即按照品秩鱼贯而入。

杨幼真跟在文武百官们的后面,进入了皇宫之中。

来到华清殿外,发现外间到处都是侍从和宫女,他们面色惶恐的跪在地上。

不多时,从殿内走出一名年轻寺人,用他那尖细的嗓音喊道:“陛下有旨,着丞相高应方、御史大夫李又臣、雒州府郡守徐翰文入见。”

杨幼真举目看去,只见三个高大的人影从人群中站了起来,朝华清殿内趋行。

高应方和李又臣杨幼真自然认得,那高应方本就是父皇的老师,李又臣乃是和高应方同朝多年的老臣。

至于徐翰文,杨幼真知道这个人应该就是祖师举荐的那个人了。

现在看来倒果真是气度不凡,一举一动皆显露出一股文华之气。

三人进去之后,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看到那个年轻寺人又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纸文卷。

“陛下有旨。”年轻寺人宣唱一声。

百官立即匍匐在地。

年轻寺人展开文卷,宣读道:“孤少年登极,初掌朝政。每每思变,必欲新革。惟愿苍生安泰,不患离苦。然孤躬浅德薄,致有篡逆之祸。累及百姓,妨害万民,皆我之罪。幸有大贤良师,开元定民,救我黎庶。昭德仰赖,故兴天兵以讨不臣,举上法以驱妖邪。孤甚感之,孤死之日,愿将国事付与良师,朝政存续付于太平。然,大贤良师仙游域外,不能通禀于前。故命丞相高应方、太尉李又臣为辅政,原雒州府郡守徐翰文入朝,升为御史大夫,同丞相、太尉共为辅政大臣。佐理朝政,以待大贤良师归来。愿尔等同心协力,共谋太平。切勿相互掣肘,以负孤望。”

“陛下万年无期,臣等定然忠心国事,不负陛下。”文武百官皆声泪俱下,拜伏在地。

那年轻寺人收起诏命,目光看向下方的杨幼真,柔声道:“陛下口谕,着文宣公主觐见。”

杨幼真起身走入进去,刚一入内就听到高应方等人压抑的抽泣声。

杨幼真双目一红,快步走到了杨皇榻边,紧握着杨皇双手。

杨皇气若游丝,看着杨幼真,无比虚弱地道:“我儿幼真聪明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