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出兵平乱(2 / 3)

,但是资历太浅,他若是想要尽快稳定自己的位置,甚至更进一步,军功乃是不二之选,这次这么好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弃。

除了他们外,郭渠等完全属于江继这边的官吏也是纷纷支持。

“既然众位卿家都没有异议,那此事就定下了,三日之后,孤将亲自领兵,镇压叛逆,还百姓一个安生之地。”

江继刚说完,一直没说话的卫骥连忙反对“王上,出兵可以,但您亲自领兵万万不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如何去以身犯险?”

不仅是卫骥,就连郭渠等人也是反对。

唯有明白江继心中大志的风堂等人没有任何意见,甚至出言支持“王上乃是天家之人,若是亲临前线,三军将士必将用命,乱贼闻之则丧胆,臣等觉得王上亲自领兵并无不可。”

卫骥等人执意反对,但江继主意已定,最终拍板。

卫骥等人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江继如今在秦国的威望已经今非昔比,他下定决心,他们也反对不了。

……

三日之后。

在完成誓师之后,江继带领白焉、风堂、赵朔等人,率领两万大军,从阳翟出发,向北行进。

而秦国之内的事情则是交由郭渠与卫骥共同处理,丰瑜在一旁监督。

大军一路经过苍邑、安阳,来到位于秦国边境的淄杭县。

这淄杭县已经不属于秦国,是以江继派人先去打探城内情况,再做打算。

好在此城由于靠近秦国的缘故,虽然也发生过一些叛乱,但都轻松镇压,目前还在朝廷手中,这样一来江继等人想要过路也轻松许多。

在说明来意之后,淄杭县令亲自出迎,为江继接风洗尘。

由于天色已晚,江继也没有拒绝,而两万大军也驻扎在城外休息一晚,明天继续赶路。

由于秦国处于阳州南部,所以划定的行军路线是一路向北,将沿途叛乱镇压,然后快速赶到刺史府,与刺史秦风汇合,借助他的职责和名望,平定整个阳州叛乱,达到江继此行的目的。

第二天大军继续上路。

由于巫神教在南方的影响力比较小,因此阳州的叛乱虽多,但规模庞大的很少,最大的一股还是盘踞在阳州北方。

而且叛军稂莠不齐,老弱病残占据不小的比例,战斗力极弱。

也是因此,大军一路上轻松的将贼乱镇压,收降其中青壮,将老弱暂时留在各地派人看守。

如此等到了刺史府所在的汝阳之时,江继手下的大军不仅更为精锐,而且人数已经达到了三万之多。

而得知江继率领大军即将到来,刺史秦风也是带人出城迎接。

“见过秦王殿下。”

秦风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脸型方正,身材高大,一举一动都有板有眼。

“刺史不必客气,说来孤同样在刺史的监察范围之内,应当是孤向您行礼才是。”

见江继表现的极为和气,秦风心下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殿下真是折煞老臣了,臣可担当不起。”

“殿下舟车劳顿,一路上讨伐逆贼更是劳心劳力,不如先到臣府上休息,明日再商讨诸事?”

虽然不知道秦风为什么一点不着急,但江继还是顺着他的意思说道“一切就都依刺史。”

“殿下请随我来,诸位将军可令大军驻扎在城外,待会我会派人送来吃食和酒水,犒赏大军,感谢他们对阳州的功绩。”

除了赵朔带领着亲卫跟随在江继身边,其他人都留在了城外。

秦风在前领路,其他官员则是聚集在江继左右,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与江继交好总没有坏处。

很快,一行人进入了汝阳城内,城里面人来人往,似乎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还是如同以前那般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