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殿上辩(1 / 2)

戏游盛唐 探踪 3052 字 2020-08-11

? 次日,上殿大臣们纷纷议论,昨日魏征匆忙前去进谏所为何事,有的猜想是近期的天下选官二轮消息,抑或是义仓兴建的进度,不论是哪个一定会成为今天的议题。.

当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时,百官起身又见天子真容,李世民许久未笑,便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劳碌模样。

刘林甫先一步发言:“圣上,天下选官一事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今已选出进入复试的人员,次轮选题仍然未定,进入复试的人数一共是一百二十三人。”

李世民很是满意,望着刘林甫。

“爱卿做得好,天下选官乃是贞观元年大事,让各地区都有合适的官员,同时让天下人对大唐重拾信心,相信我们能将天下百姓走向太平盛世。”

魏征刚想说话,没想到房玄龄先声夺人,汇报起自己的事情来。

“禀告圣上,各地义仓之事进度已经在清算过往粮食数目,以及购置材料上,具体数额将会和户部尚书进行沟通,从各地区发现不少官员徇私枉法,竟然私吞粮食,勾结豪绅,在地方胡作非为,不知应该如何处置?”

大殿之上,隔着百米都能感觉到李世民的怒火,一拍龙椅大声斥责。

“堂堂梁国公对这种恶人还不懂如何处理?关内大旱,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竟然还有官员胡作非为,斩首示众!必须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众人皆喊英明,让李世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最后则是郑国公魏征上前进谏,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身上。

魏征:“臣有一事需禀告。”

李世民:“魏爱卿说吧。”

魏征:“人有纲常伦理,爱亲爱民,是否有错?”

李世民:“不错。”

魏征:“为官兢兢业业,坦坦荡荡,是否好官?”

李世民:“是百官之模范。”

魏征:“臣恳请释放宋国公,以彰圣德!”

大臣们交头接耳,瞬间大殿之上嘈杂异常,有的人点头称快,有的人唉声叹气,一切都被李世民看在眼里。

李世民:“此事十分重大,大臣的事情都不是小事,可宋国公通敌之事,算是证据确凿,铁证如山,如此一来又如何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魏征:“经过查实,宋国公送信对象不过就是萧皇后,姐弟之间有联系并非是大奸大恶之事。况且萧皇后如今在定襄城,并无实权,仅仅是一个可怜的妇道人家,如果不是因为她乃是前朝皇后,又何足挂齿?”

房玄龄发现事情不对,站了出来进谏:“圣上,大臣不论如何应该心向朝廷,定襄城如今依旧是在突厥人的管辖范围之内,我们两国之间关系……私自送信只怕并非是合适的选择。”

魏征发出狂笑:“多亏梁国公还记得东面的突厥管辖着定襄城!我大唐和东突厥结成渭水之盟,不论今后将会如何,现在我们两国乃是盟友,盟友之间的人民通信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房玄龄深感自己搬起石头砸在脚上,便没有了话。

李世民:“看来魏爱卿还是很为宋国公说话的。”

魏征:“不为任何人说话,只为大唐的江山社稷发言。”

罗甘等人还是在为生计发愁,马上就要到了没钱沦落街头的地步,为宋国公的事情东奔西跑,多半还是徒劳一场,小人物无法触及到那种王公大臣的事情,呐喊声都传达不到。

再次打开信息,里面大唐日报暂时没有更新,对于对手一点消息都没有,罗甘这下子特别焦虑。

身旁有人经过,有人在讨论。

“我家的孩子从军二十年,至今为止都没有消息啊,别说什么家书,都不知道往哪里去送。”

“别提了,我失散多年的兄长也是,自从往北跑商那次后,再也没消息回来,音讯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