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天师印(1 / 2)

道门宗师 三曜道长 2345 字 2个月前

正参拜间, 忽听得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大起.

一惊之下睁开眼睛, 却原来是一场梦境.

门外却是三鲲师弟, 正色说道:”师兄吉祥, 师父有请,你收拾一下, 随我前去吧.”

问他是何事, 他只摇头说自己也不知道.

师父正襟坐于堂上, 行参拜礼后, 便摒退了众人.

问道:”你可知当年老祖天师张道陵创教时, 曾做了哪些大事? ”

这一下问的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也只能如实回答:”这个作为道门弟子, 是必须熟记的功课内容.”

东汉顺帝时, 老祖天师闻得蜀地多名山, 民风淳朴,易于教化, 于是携弟子入蜀, 居住在鹤鸣山修道. 精思炼志数年后, 著道书二十四篇.

感动太上老君亲自降临, 授祖天师以&;lt;三天正法&;;&;lt;正一科术要道法&;;&;lt;正一盟威妙经&;;&;lt;三业六通之诀&;;, 命其为天师,掌管天下道教.

于是祖天师便以鹤鸣山为中心, 在天下设立二十四治,以老子&;lt;五千文&;;为最高经典, 传太上正一盟威之道.

组织制度主要是: 各治置祭酒,以领道众. 并规定按时”付天仓”及”三会”,付天仓, 即奉道者于十月一日向天师,祭酒交纳信米五斗.

三会, 即奉道者一年三次正月七日,七月七日, 十月五日朝会天师治.

说完这些, 师父点头道:”这些作为道门弟子, 自然是常温常熟, 然而你可知, 当年天师留下的信物是什么, 如今何在?”

“知道.”

“相传当年太上老君亲临, 授祖天师四件法宝:

一是斩邪雌雄剑;

二是法印“阳平治都功印”;

三是符篆,有护身、镇妖、镇宅的36天将符及各种经篆、篆像;

四是宝物。有天蓬尺、玉笏、玉冠、拷鬼桃杖、权杖”

“至于这些法宝现在何处, 我倒是不敢揣度. 符篆和宝物在天师府历代传承自不必说, 只是民间有传说剑和印都随63代天师去了台湾, 但是我们却无法考证. ”

师父说道:”此次召你前来, 正是为了雌雄剑和天师印的事情. ”

说罢, 师父起身踱步, 半晌之后又缓缓说道:”天师印并未丢失, 现在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江西博物馆里.”

那还是上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事情。当年江西贵溪上清镇的嗣汉天师府院大宅梁,楼阁林立,龙柱金壁,雕樑画栋,是歷代张天师的住所。一天,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某部红军干部冯指挥奉命带兵前往天师府这座“封建堡垒”去捉拿头目张天师,他在晚上带领战士冲进天师府,但到处不见张天师的踪影,据道徒说:“天师已经预卜知道你们今晚会来,因此在下午就走了,他没有说到何处去。”

战士当然不会相信这番话,仍然继续搜寻,虽然没有捉到张天师,但在他住房里查找到了这枚玉印,於是便收缴交给冯指挥。

冯指挥带领战士返回复命时,刚到驻地就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赶赴江西南大门会昌县筠门岭一带抵抗国民党粤军的进攻。

1934年江西南大门失守,冯指挥的部队又奉命北上,临行前他将这枚玉印交给随军妻子郑若兰,并嘱其妻子和女儿待在筠门岭,说等到革命胜利后再回来接她们,可是一年后便传来了冯指挥在武汉英勇牺牲的消息。

冯妻后来经人介绍与筠门岭朱忠万结婚,生有几个孩子,于1945年病故。

新中国成立后,冯家派人来筠门岭找到烈士之女冯玉霖并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