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七章 扭转劣势(1 / 2)

反转修真时代 零点Q 4825 字 2020-08-06

? 常乐身体重心移向右脚,并以左拳反击,紧跟着以腿法击向遥遥。.p> 左拳的作用,在于试探,迷惑对手,使其失去平衡,作为强力攻击的前奏。

其虽然没有决定性击倒能力,但常能因此掌握主动,控制战局,进可攻,退可守,将左拳用得出神入化,令对手无可适从,信心尽溃。

常乐一连串快速,锐利的左拳,右拳连击,不但遏制住遥遥的攻势,并为自己续发狠招打开了空隙。

他的攻击目标,主要是遥遥面部,包括眼、鼻与嘴鼻之间一段范围,胸肌与两肋,也被视为攻击目标。

“呼!”

常乐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右腿蹬地,脚跟提起,脚掌蹬地,左拳向前击出。

他的左臂迅速完成向前伸的同时,左肩前倾,上体略右侧转,出拳向肘下垂,拳头仍由原路线直线收回成实战步。

这一招的劲力,来自身体与左肩的向右拧转,推动左臂挥出,右拳提于颚侧,臂守中部,以防反击,发击途中旋臂使拳转正,以增加速度,一旦招式打尽则立即收回。

常乐这个招式也简单,就是左拳引击开路,右直拳跟进的左右连环直击法。.p> 常乐右脚后蹬,左脚稍向左微用力,左肩向中心部回转,左拳从肩部水平线稍向上一点,向前方出击,左拳击出时拳头内旋至拳心向下。

他出拳前刹那,身肌肉应紧张,并有一种用肩部含着拳头的感觉,这正像压紧的弹簧一样,突然发出有力的左拳,不给对手任何预示。

在击打时常乐左肩随拳送出,以增加击打力量和有效距离,他认为练习时还应结合跃进对手,跳离对手和在身体回转的同时,击出左拳,还考虑到与对手合在一起又分开时,突然发出左拳。

常乐出拳击打和收拳动作十分利索,在瞬间利用击打动作的肌肉反弹力,迅速使左拳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常乐来讲,不管怎样强调用前手直拳攻击,亦绝对不为过分。

他从防守位置开始,放松的前手从左侧出拳,同时转肩四分之一,手臂伸直,拳头向右旋转,拳心向下。

同时常乐前脚前移,重心前倾,身体依前脚微向内转。

其力量来自身休的转动和后脚的推动,而非出击手放松处于防守位置,出击由同道收回。.p> 这是教科书式的一击。

愈是实践,常乐愈是发觉,这门武技拳路之法门,策略较思密面,手足并用,没有限制的拘紧,花样较多,令人防不胜防。

而且除用拳腿之外,肘与膝也可作主力武器,拳招过多,可能会暴露头部及腰肋空位,予以对手腿肘招数攻击的机会。

这并不是说这门的拳技简陋,而是其拳法讲究简单实用,基于实战功效的要求,其拳招在运用中路线,诀窍,与常见武技有很大的差别。

这门武技的拳上功夫,要诀是准猛有劲。重蛮劲,重狠,追求一击必杀的爆发。

这门武技要求用拳时,拳头不宜长时鼓劲,拳末动应虚握之,当拳头发出,臂即贯劲,拳头将达到目标的瞬间,才骤然捏紧,身劲力集中拳面,劲力即在接触点爆发。

在出拳时,应拳紧肩松,拳紧握则劲聚,肩松则招快而灵活,拳招动作完成时,为发劲程序的顶点。

这是其认为拳臂若长时间蓄劲,不仅虚耗体力,而且使动作迟慢,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发拳的蛮劲,是身之力通过步法的支持,由腰、肩、手臂而集巾于拳面焦点。

人之本身力量有限,单靠蓄劲打出一拳,力度可不会很大,绝不会超过其本身重量,但若得到步法蹬踏的推进,发生冲力,配合时间和距离,拳劲碎然爆发,击中目标时,正是部力度爆发的焦点。

而修真者的拳招,不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