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俗讲与戏场(2 / 2)

贞观祸害 行艺半步 4490 字 2020-08-06

,还会讲一些民间寓言、历史传说、诗词歌赋什么的,最主要的是,俗讲不固定时间,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开讲,这就让各大寺院彻底火爆起来,成了长安百姓平时娱乐消遣的重要场所之一。

至于戏场,就是俗讲的次数密集到了一定程度后,寺院就会在院中一块空地中搭建专门俗讲场地,说白了,就是雏形的戏园子......

长安城里,寺院最多的地方是西市附近,但要说最好的俗讲,平康坊普济寺绝对算一个。

平康坊本来有整个长安城最大的风月场所,那里汇聚了国各地的才子佳人、达官贵人。能出入那里的人,都不是普通人,所以,那里的俗讲虽不是最热闹的,但绝对是最贵的!

杜构听了小七的介绍,顿时来了兴趣,二话不说,趋马来到普济寺。

今天不是俗讲的日子,但是这里平时也有些伎乐、百戏上演,赚些糊口钱。

因为不是俗讲,所以人不多,杜构等人花了些钱,不一会便找到了普济寺的戏场。

只见戏场正前方,一个高高的台子上,几个卖艺的正在高台上吟唱着什么。

小七很兴奋,听得很入迷。

小丫头似乎也很喜欢,进了戏场之后,也不避讳什么,直接喊着,让杜构抱着她,让她看得清楚些。

杜构呵呵一笑,抱起小丫头,也跟着看。

不过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现在的戏曲,还处于萌芽状态,以后的像什么京剧、昆曲、黄梅戏什么的根本找不到。

杜构听了半天,发现这所谓的百戏,除了一些杂耍之外,就是一些及其单调的曲艺,例如低配版二人转、低配版对口相声,这种双人表演被称为参军。还有一种被称为“傀儡”的低配版木偶剧等等,反正所有的戏曲在杜构看来,都无聊到爆,甚至尴尬的不忍直视。这种节目,在后世连垃圾广告都比不上,但是在现在,却是受到了大唐百姓的疯狂追捧。

杜构看着满面春风的小七,兴奋地小脸通红的杜小妹,一群看的如痴如醉的群众百姓。杜构不禁感叹:贫穷落后限制了他们想象啊!他甚至还听说某个出家的世家娘子,俗讲当天恰巧赶上小叔子生病,这位娘子身为嫂子,居然不管卧病在床小叔子,偷偷跑来看戏,据说回家被好一顿胖揍,就这还依旧乐此不疲。

杜构心里暗叹,好在是他穿越过来了,这要是郭大师穿越过来了,恐怕整个长安百姓都得陷入无限的疯狂,或许,没准郭大师真就能在唐朝证道,封禅国师!

想到这,杜构突然一愣,郭大师虽然没来,但是他来了啊?他可是有着超强记忆的,或许......

想着想着,杜构眼睛瞪时亮了,思路如泉涌,各种各样的想法不断在脑海中碰撞。杜构眼睛越来越亮,最后甚至忍不住咧嘴笑了。

“杜构,杜构......”

突然,杜构耳边传来一个有些奶气的声音。

杜构猛然惊醒。

“啊?啊!什么?”

“完事了,咱们该回家了!”杜小妹被杜构抱在怀里,满脸嫌弃。“不就是一个参军戏吗?至于入迷成这样吗?没见过世面。”

杜构没好气的刮了刮杜小妹的鼻子,旋即呵呵一乐,他今天性情好,不与这小丫头计较了。

有了主意,杜构也不愿意在这停留,招呼小七,转身离开普济寺,往回走去。

然而,就在几人刚刚出了平康坊,就发现家里的仆役都在急吼吼的找他,杜构一现身,就被一个仆役抓住。

“郎君,快......快回府......阿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