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巡视(1 / 2)

在训练营呆了一天的时间,接下来就是雇佣兵团的团长陪同着顾牧去他们这个雇佣兵团在非洲十几个国家的驻地。

那一共有着几十个地方。

汪永源现在身体不行了,没有这样的体力在那么多地方颠簸来去,所以是由雇佣兵团的团长陪着顾牧过去。

跟着一起过去的,还有池胭胭,她要向顾牧介绍一下属于汪永源的产业。

苏绮和王强屈勇也都跟着过去了。

这一次的巡视,就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通过这一次巡视,顾牧也算是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汪永源庞大的资产。

埋藏在地底下的那个金矿不用说,就算是这一些明面上的财富,已经让他比一些小国家的财富还要多。

非洲有很多国家一年的生产总值还不如他所拥有的财富。

每到一个地方,他最先接见的就是雇佣兵团的负责人和那些雇佣兵,然后是当地项目的负责人。

那些负责人基本上都是华人,不过都已经不是华夏国的公民,都是移民在海外的华人。

不过也有一些是白人。

他们都是给汪永源打工的。

这一次顾牧是以继承人的身份过来视察的,当然也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让顾牧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好像巡视自己领地的皇帝一样。

——如果这些财富他都能够真正的继承到,那该多好?

在这里汪永源大大小小的有几十处的产业,其中大部分都是矿产资源。

还有一部分则是投资的实业,基本上都是最基础的行业,比如说纺织厂、水泥厂、化肥厂还有钢铁厂。

那些矿产资源都是和华夏国内的公司合作,销售的对象也是国内的厂家。

而那些实业则是和当地政府合作,销售的对象就是当地。

不过这些产业,汪永源都掌握有绝对的控股权,他的股份占据百分之七十以上,高层管理人员也都是他任命的。

他投资的实业,没有一项是高新科技产业,他并没有在非洲投资高新科技的想法,因为这里没有那样的基础。

既没有行业人才基础,也没有市场基础。

做的都是一些在国内已经属于夕阳产业的工业,甚至很多设备都是从国内购买过来的二手设备,主要的技术人员也是从国内聘请过来的。

这些产业在国内已经是濒临淘汰的产业,现在被转移到非洲大地,都获得了第二春。

虽然华夏在改开的时候,人均收入还不如非洲的人均收入,可是40年来的飞速发展,已经让这个国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收入水平虽然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也基本上摆脱了贫困。

而非洲大地,大部分人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华夏的过去,这是非洲的现在。

汪永源的投资策略实际上非常的保守,他只是有选择性的在非洲大地上复制华夏曾经的成功。

虽然有一些方面的成功是没有办法复制的,但是有些方面还是能够复制。

只要这个世界总体的水平是在往前发展,衣食住行那就是免不了的,他发展的就是这方面。

在非洲大地他也经营了很多年,投资实业也有了十几年的时间,现在所有的投资都处于盈利的状态中。

而且,他的投资也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客观上带动了当地的发展,使得他在那一片区域都受到了很大的尊敬。

顾牧作为汪永源的儿子,作为这一个商业帝国唯一的继承人,他去到那些地方,都受到了当地政府官员的热情招待。

甚至某些地方,还给他送上了当地的土特产——漂亮的黑妹子。

在顾牧原来的印象里,那些黑妹子基本上长得都像大婶一样,来到这边之后,才发现并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