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6 一日千里(3 / 3)

和交通的限制,极大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跋山涉水几乎无所不能,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在道路交通不便的战地,山地车得到广泛应用,世界大战后衍生出一系列多用途山地车。

南部非洲军队装备的多用途山地车,在保留出色性能的前提下,去掉了一切不必要的零部件,甚至连车门和顶棚都没有,前挡风玻璃也是可以放平的,这是为了安放运送伤员的担架,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甚至把沉重的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安装到多用途山地车上,这样一来就变成了简易版本的装甲车,可以为部队更强的火力支援。

看着一辆安装了重机枪的狄赛尔从面前疾驰而过,基钦钠忍不住感慨万千“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要是有这样一支部队,那么世界大战也不会足足打了四年。”

罗克哈哈大笑,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英国全国的军车加起来都不到一千辆,就算有,也得养得起才行。

书友们之前用的小书亭  已经挂了,现在基本上都在用\咪\咪\阅读\\ 。

南部非洲装甲师这种编制,一名前线作战人员,背后至少要有三名后勤人员支撑,17800人看上去挺多,真正的一线作战人员其实没多少。

基钦钠的思维,还停留在步兵集团冲锋的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