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我要杀人!(2 / 2)

方能占据先机。

可多数人还保持着头脑冷静,认为大隋实力并未削弱,人教实力薄弱,这不是一个好的起义时机,应该趁大家目光移开的这段时间,努力搞发展才是正道。

开会时,两派争论不休,各陈己见。

起义派认为,先打出旗帜,也可以搞发展啊,占据了起义大义,还能吸引更多人投奔。

发展派则认为,这不行,有起义大义,虽然能吸引人过来投奔,但能吸引来多少人是个问题?而且会招来隋军攻击,现在就表明态度与大隋对抗,对发展很不利。

在争论中,起义派的观点一个个被驳倒,大家都认识到,人教不能够现在打出旗帜起义!

人教这几年都是在培养人才,研究能够在这时代能够使用的机械设备,现在已颇有成果,又接收了十几万灾民需要消化,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蜕变时期,不能搞大动作。

何况,人教的兵力、物资等都不足,特别是粮食储备,支撑不起。

苏启将粮食送给杨广的原因,也正在此。

这时代,军队的组成单位是人,当兵打仗也是要吃饭的,苏启把粮食送给杨广的潜台词就是:我们都没粮食了,一时之间,也造反不起来。

杨广也秒懂,很有默契地对汝阴郡“视而不见”,连让汝阴郡提供民夫也没提。

于是,在四处起义的时候,原本被认为会是第一个跳出来的汝阴郡势力居然安静地蛰伏了下来,闷头似乎不知郡外事,一心只搞着自己的发展。

对人教来说,各处起义虽然吸引走了许多势力的注意力,但问题还是没彻底解决,窥伺的目光只是少了,不代表没有,想利用人教做文章的,大有人在。

苏启觉得是时候该出去活动了,得找个人杀一杀,用别人的血,铸自己的威,让周围那些窥探的目光收敛一下,让他们在考虑向汝阴动手前,多思考一下究竟值不值得。

“我要出去杀人了!”苏启站在一处屋檐下,此时天正下着雪,院中一株寒梅正放。

苏启看着盛开的梅花,在四周白雪映衬下,梅花点点如血,他负着双手,悠然自问道:“可是……该杀什么人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