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五章:有能力的人都个性(2 / 2)

候,躺在病床上的那个老人笑道“老哥,这不能怪他,有能力的人,都是这么有个性的。”

“爸,你就歇一会吧,别说话了。”

中年人还算孝顺,想要阻止老人坐起身来。

其实这个老人,看模样已经在六十开外了,至于他和郭老谁的年纪大,还真的说不定。

不过,郭老是认识这个人的,甚至可以说,这人在潘州地界来说,也有点响当当的名气。为什么?因为他是民营企业商会的会长,吴士新。这人在潘州,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他不甘心在国企里面待一辈子,毅然决然地“停薪留职”,下海闯荡。

什么是“停薪留职”呢?

其实在当年改革开放的初期,这停薪留职很火,都是一些国企、甚至公务员,见市场上大有可为,就弄一个停薪留职的合同,等于绑了一根救命绳,就一头扎入海中下海了。这停薪留职,在你下海闯荡失败后,还能回到原来的岗位上。这也是中国人的性子,凡事得给自己留条后路,当然了,更多人是想摆脱国企、公务员的束缚,才这么做的。

不得不说,当年下海的大潮,有成功的,自然也有失败的。

成功的,自然是上岸了,背后的“停薪留职”救命绳也割断了。至于失败的,自然就是淹得半死半活的,拉着救命绳狼狈地回到了编制当中。

要说感触最深的,就是郭老了。

当年郭老在位置上,有个他很看好的小年轻,一时间头脑发热,也搞了停薪留职。其实郭老不反对这样做,因为那时候国家也提倡要搞活市场经济,甚至政绩,也开始向“鸡的屁”(gd)靠拢,那年代的疯狂,可能是现在无法想象的。

证交所原始股的暴涨,让不少人一夜成了百万富翁;下海经商的人,赚到了打一辈子工都赚不到的钱……这些现象,在那个年代是层出不穷的。但是,铺天盖地而来的“成功”信息,掩盖了失败者的落寞。